中文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引论 | 第10-20页 |
一、心灵和谐的概念界定及国内现状 | 第10-12页 |
二、塞尔的意向性理论对研究心灵和谐提供了一种理论依据 | 第12-20页 |
第一章 心灵和谐的意向性背景分析 | 第20-32页 |
一、意向性的背景作为心灵和谐的一个前提的阐释 | 第20-21页 |
二、意向性的背景促使心灵和谐的进程 | 第21-26页 |
三、塞尔的背景理论对于如何达到心灵和谐的启示 | 第26-32页 |
第二章 心灵和谐的意向性整合分析 | 第32-45页 |
一、心灵整合的意向性基础 | 第32-38页 |
二、达到心灵和谐需整合与心灵有关的各种关系 | 第38-45页 |
第三章 心灵和谐的意向性目标分析 | 第45-59页 |
一、心灵各成分之间达到的目标是心灵的和谐 | 第46-48页 |
二、心灵和谐整体达到的目标是构建社会的和谐 | 第48-59页 |
结语 | 第59-60页 |
参考文献 | 第60-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第65-6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