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引言 | 第9-11页 |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 第9页 |
·论文的框架结构 | 第9-10页 |
·可能的创新之处 | 第10-11页 |
2 规制及价格规制研究综述 | 第11-23页 |
·规制的含义以及分类 | 第11-14页 |
·规制的含义 | 第11-12页 |
·规制的分类 | 第12-14页 |
·西方经济学中主流规制理论的演变和发展 | 第14-19页 |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 | 第14-15页 |
·规制俘虏理论 | 第15-16页 |
·规制经济理论 | 第16页 |
·可竞争市场理论 | 第16-17页 |
·新规制经济学理论 | 第17-18页 |
·理论的借鉴和启示 | 第18-19页 |
·价格规制 | 第19-21页 |
·价格规制的含义及目标 | 第19页 |
·价格规制目标与定价方式 | 第19-21页 |
·目前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21-23页 |
3 我国电力产业和电价问题分析 | 第23-37页 |
·我国电力产业的产业组织分析 | 第23-32页 |
·供求关系 | 第23-25页 |
·市场结构 | 第25-27页 |
·市场行为 | 第27-28页 |
·市场绩效 | 第28-32页 |
·结论及启示 | 第32页 |
·电力价格 | 第32-37页 |
·电价的基本特性 | 第32-34页 |
·影响电价的因素分析 | 第34-37页 |
4 政府对电价规制的两种主要模式分析 | 第37-44页 |
·费率规制模型 | 第37-39页 |
·费率规制与投资的影响 | 第37-39页 |
·费率规制的效率分析 | 第39页 |
·价格上限规制模型 | 第39-40页 |
·RPI—X规制模型的优越性 | 第39-40页 |
·RPI—X规制模型的缺陷 | 第40页 |
·我国电价规制模型的构建 | 第40-44页 |
5 我国电力产业价格规制效果的实证研究 | 第44-48页 |
·中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基本状况 | 第44页 |
·对我国电价规制效果的一个验证 | 第44-48页 |
·电力产业规制效果的检验标准 | 第44-45页 |
·实证分析 | 第45-48页 |
6 实证研究的结论对我国电价规制改革的启示 | 第48-55页 |
·借鉴国外改革的成功经验,进一步完善政府规制方式 | 第48-50页 |
·英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 第48-49页 |
·美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 第49页 |
·日本电力产业规制改革对我国的借鉴启示 | 第49-50页 |
·今后我国对电力产业规制改革的重点 | 第50页 |
·进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政策,解决好煤电价之间的矛盾 | 第50-52页 |
·煤电价格联动政策及其积极效应 | 第50-51页 |
·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政策的几点建议 | 第51-52页 |
·完善政府对电力需求侧的管理,使电价真正反映需求 | 第52-55页 |
·我国对电力需求侧进行管理的实践 | 第52页 |
·今后对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工作重点 | 第52-55页 |
参考文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