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谢 | 第1-5页 |
摘要 | 第5-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及研究目的 | 第13-27页 |
1 烟粉虱及其大发生 | 第13-14页 |
·烟粉虱概述 | 第13页 |
·烟粉虱危害概况 | 第13-14页 |
2 双生病毒 | 第14-17页 |
·双生病毒简介 | 第14-15页 |
·双生病毒危害及其在中国的发生 | 第15-17页 |
·双生病毒的危害 | 第15-16页 |
·双生病毒在中国的发生 | 第16-17页 |
3 烟粉虱与粉虱传双生病毒 | 第17-19页 |
·双生病毒对烟粉虱生物学特性的影响 | 第17-18页 |
·烟粉虱与粉虱传双生病毒的大发生 | 第18-19页 |
4 病毒对寄主植物的影响 | 第19-20页 |
·病毒诱导的植物防御反应 | 第19页 |
·病毒改变植物体内营养成分的组成 | 第19-20页 |
5 烟粉虱与寄主植物的互作 | 第20-25页 |
·烟粉虱与植物诱导防御反应 | 第20-22页 |
·烟粉虱对植物防御反应的诱导 | 第20-21页 |
·烟粉虱对植物防御反应的应对 | 第21-22页 |
·烟粉虱对植物养分的利用 | 第22-25页 |
·烟粉虱的氨基酸代谢 | 第22-23页 |
·烟粉虱的糖分代谢 | 第23-25页 |
6 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第25-27页 |
·研究目的 | 第25页 |
·研究内容 | 第25-26页 |
·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第二章 基本材料和方法 | 第27-35页 |
1 基本材料 | 第27-30页 |
·供试昆虫 | 第27页 |
·两生物型烟粉虱的采集、鉴定与维持 | 第27-28页 |
·烟粉虱的采集鉴定 | 第27页 |
·饲养条件 | 第27页 |
·纯度监测 | 第27页 |
·纯化方法 | 第27-28页 |
·供试植物 | 第28页 |
·感病植株 | 第28页 |
·生态学研究相关的主要实验设备和仪器 | 第28-30页 |
·人工气候室 | 第28页 |
·适合烟粉虱研究的微虫笼 | 第28-29页 |
·适合烟粉虱研究的养虫笼 | 第29页 |
·其它设备 | 第29-30页 |
·分子生物学研究相关的主要仪器和化学试剂 | 第30页 |
·主要仪器 | 第30页 |
·主要化学试剂 | 第30页 |
2 方法 | 第30-35页 |
·植物病毒基因组DNA提取 | 第30页 |
·烟粉虱基因组DNA提取 | 第30-31页 |
·病毒DNA-A及DNAβ的检测 | 第31-32页 |
·检测所用的特异性引物 | 第31页 |
·PCR扩增体系及程序 | 第31-32页 |
·烟粉虱生物型的分子鉴定 | 第32-33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33-35页 |
第三章 烟粉虱体内保护酶活性的变化 | 第35-46页 |
1 材料 | 第35-36页 |
·供试昆虫与植物 | 第35页 |
·化学试剂 | 第35-36页 |
·实验仪器 | 第36页 |
2 方法 | 第36-39页 |
·实验处理 | 第36页 |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测定 | 第36-37页 |
·酶液的制备 | 第36页 |
·SOD活性的测定 | 第36-37页 |
·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测定 | 第37页 |
·酶液的制备 | 第37页 |
·CAT活性的测定 | 第37页 |
·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测定 | 第37-38页 |
·酶液的制备 | 第37-38页 |
·POD活性的测定 | 第38页 |
·酶液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38页 |
·蛋白质标准曲线的制备 | 第38页 |
·酶液蛋白质含量的测定 | 第38页 |
·数据分析 | 第38-39页 |
3 结果 | 第39-40页 |
·各组SOD活性及比较 | 第39页 |
·各组CAT活性及比较 | 第39-40页 |
·各组POD活性及比较 | 第40页 |
4 讨论 | 第40-46页 |
第四章 双生病毒对植物韧皮部汁液及烟粉虱蜜露中氨基酸成分的影响 | 第46-60页 |
1 材料 | 第46-47页 |
·供试昆虫与植物 | 第46页 |
·化学试剂和实验仪器 | 第46-47页 |
2 方法 | 第47-48页 |
·韧皮部汁液的收集 | 第47页 |
·烟粉虱分泌蜜露的收集 | 第47页 |
·氨基酸含量的测定 | 第47-48页 |
·韧皮部汁液处理 | 第47页 |
·烟粉虱蜜露处理 | 第47页 |
·氨基酸测定方法 | 第47-48页 |
·数据处理方法 | 第48页 |
3 结果 | 第48-49页 |
·病毒对烟草韧皮部汁液中氨基酸组份的影响 | 第48-49页 |
·病毒对烟草韧皮部汁液中氨基酸含量的影响 | 第48页 |
·病毒对烟草韧皮部汁液中氨基酸组成比例的影响 | 第48-49页 |
·取食不同处理植株的烟粉虱蜜露中的氨基酸含量及比例 | 第49页 |
4 讨论 | 第49-60页 |
·植物韧皮部中氨基酸总量对烟粉虱N代谢的影响 | 第50-51页 |
·植物韧皮部中各游离氨基酸对烟粉虱N代谢的影响 | 第51-60页 |
第五章 总讨论 | 第60-63页 |
1 双生病毒对烟粉虱保护酶系的影响 | 第60页 |
2 植物中与烟粉虱蜜露中的的氨基酸 | 第60-61页 |
3 值得继续研究的几个问题 | 第61-62页 |
·双生病毒对烟粉虱体内解毒酶和代谢酶的影响 | 第61页 |
·双生病毒的感染对寄主植物营养代谢的影响 | 第61页 |
·烟粉虱体内营养生理的比较 | 第61页 |
·双生病毒对烟粉虱生殖生理的影响 | 第61-62页 |
4 本研究的特色和创新之处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6页 |
附录 | 第76-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