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金属学与金属工艺论文--组合机床及其加工论文--程序控制机床、数控机床及其加工论文

磁流变抛光机床数控系统关键技术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4页
第1章 绪论第14-35页
   ·课题的来源、目的及研究意义第14-15页
   ·磁流变抛光技术发展概述第15-20页
     ·磁流变抛光原理第15-17页
     ·国外磁流变抛光技术发展状况第17-19页
     ·国内磁流变抛光技术发展状况第19-20页
   ·磁流变抛光面形误差修正技术综述第20-24页
     ·光学非球面的磁流变抛光第20-23页
     ·各向异性材料的磁流变抛光第23-24页
   ·数控系统的发展状况第24-29页
     ·国外数控系统的发展状况第24-27页
     ·国内数控系统的发展状况第27-28页
     ·超精密机床数控系统现状分析第28-29页
   ·超精密机床控制策略综述第29-33页
     ·单轴伺服控制策略综述第29-31页
     ·多轴联动轮廓控制策略综述第31-33页
   ·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第33-35页
第2章 磁流变抛光机床数控系统研制第35-52页
   ·引言第35页
   ·磁流变抛光机床结构第35-36页
   ·数控系统的功能和任务第36-38页
     ·系统基本功能第36-37页
     ·系统任务划分第37-38页
   ·磁流变抛光机床数控系统硬件结构第38-41页
     ·数控系统体系结构第38-39页
     ·数控系统硬件构成第39-41页
   ·数控软件的总体结构第41页
   ·系统软件的实现第41-44页
   ·磁流变抛光光学曲面插补算法第44-50页
     ·磁流变抛光加工特点第44-45页
     ·粗插补算法第45-47页
     ·插补算法仿真第47页
     ·精插补算法第47-50页
   ·本章小结第50-52页
第3章 磁流变抛光机床伺服控制技术研究第52-68页
   ·引言第52页
   ·磁流变抛光机床伺服系统模型的建立第52-55页
   ·超精密机床伺服系统位置控制器设计与实现第55-60页
     ·位置控制器形式的确定第57-58页
     ·对输入信号的跟踪误差第58-59页
     ·位置控制器的数字化实现第59-60页
   ·前馈控制技术第60-63页
     ·前馈控制算法第60-62页
     ·前馈控制仿真结果第62-63页
   ·陷波滤波器设计第63-67页
     ·陷波滤波器的参数计算方法第64-65页
     ·陷波滤波器的参数设定第65-67页
     ·仿真实验结果第67页
   ·本章小结第67-68页
第4章 磁流变抛光机床轮廓控制技术研究第68-83页
   ·引言第68页
   ·轮廓误差模型第68-76页
     ·轮廓误差定义第68-69页
     ·轮廓误差模型第69-72页
     ·磁流变抛光轮廓误差模型第72-76页
   ·三轴预补偿交叉耦合轮廓控制器的设计第76-78页
   ·仿真实验及结果第78-80页
     ·两轴轮廓控制仿真结果第79-80页
     ·三轴轮廓控制仿真结果第80页
   ·本章小结第80-83页
第5章 磁流变抛光面形误差修正技术研究第83-106页
   ·引言第83页
   ·磁流变抛光加工过程第83-86页
   ·磁流变抛光面形控制原理第86-88页
   ·几种卷积反演方法及应用缺陷第88-91页
     ·模型拟合法第88-89页
     ·时域反卷积法第89-90页
     ·变换域法第90-91页
   ·磁流变抛光驻留时间算法研究第91-101页
     ·磁流变抛光去除函数第91-93页
     ·磁流变抛光中的驻留时间算法研究第93-97页
     ·驻留时间算法仿真第97-100页
     ·影响面形误差的因素第100-101页
   ·磁流变抛光实验结果第101-104页
   ·本章小结第104-106页
结论第106-108页
参考文献第108-11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第117-118页
原创性声明第118页
使用授权书第118页
哈尔滨工业大学博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第118-119页
致谢第119-120页
图表索引第120-123页
Index of Charts and Tables第123-126页
个人简历第126页

论文共12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与急性冠脉综合症发生密切相关的易损斑块的病理组织学,PECAM-1、E-selectin蛋白的免疫组化及基因多态性研究
下一篇:低热值煤层气燃烧器的数值模拟与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