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银行制度与业务论文

中国农村信用社制度转轨论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5页
第1章 绪论第15-37页
   ·合作金融概述第15-20页
     ·合作经济一般第15-18页
     ·合作金融的概念第18-20页
   ·选题依据第20-22页
   ·文献综述第22-35页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合作经济的论述第22-24页
     ·国外学者对合作金融的研究第24-28页
     ·国内理论界对合作金融的论述第28-35页
   ·研究思路及方法第35-37页
第2章 农村信用社制度安排的一般考察第37-60页
   ·农村合作金融的制度变迁轨迹第37-42页
     ·建国前的农村信用合作第37-39页
       ·国民党统治时期的合作金融发展概况第37-39页
       ·革命根据地农村合作金融发展概况第39页
     ·建国以来农村信用社的发展历程第39-42页
   ·农村信用社存在的现实问题第42-50页
     ·产权关系不明晰第42-43页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第43-44页
     ·管理体制不顺第44-46页
     ·内部控制不力第46-48页
     ·资产质量较差第48-50页
   ·农村信用社制度转轨的基本内容第50-60页
     ·合作制对农村信用社的激励非兼容问题分析第50-58页
       ·农村信用社激励兼容的制度条件第50-53页
       ·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介入与合作制扭曲第53-54页
       ·合作制嵌入农村信用社的成本分析第54-58页
     ·农村信用社制度转轨的核心:市场化改革第58-60页
第3章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第60-80页
   ·产权理论概述第60-64页
     ·马克思经济学的产权理论第60-62页
     ·新制度经济学的产权理论第62-64页
   ·合作制产权的行为基础:利他主义第64-67页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迁第67-72页
     ·合作金融产权制度的一般考察第68-69页
     ·农村信用社产权制度变异第69-72页
   ·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思路第72-80页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内容第72-73页
     ·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绩效的初步评估第73-76页
     ·深化农村信用社产权改革的政策建议第76-80页
第4章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改革第80-99页
   ·法人治理结构理论概述第80-85页
     ·法人治理结构提出的背景第80-81页
     ·法人治理结构的定义和实质第81-83页
     ·商业银行法人治理结构的一般考察第83-85页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价值取向和现实矛盾第85-87页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契约解释第87-95页
     ·信用合作的自执行模型第88-90页
     ·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变异的原因第90-95页
       ·农户的逆向选择第91-92页
       ·农村信用社管理人员的道德风险第92-93页
       ·政府对农村信用社的“过度放牧”第93-95页
   ·完善农村信用社法人治理结构的思路第95-99页
第5章 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改革第99-116页
   ·金融结构理论概述第99-101页
   ·合作金融的宏观结构分析第101-107页
     ·境外合作金融宏观结构的形式和特点第101-103页
     ·合作金融宏观结构的效率第103-107页
   ·农村信用社现行管理体制存在的问题第107-112页
     ·省联社的道德风险第108-109页
     ·地方政府的行政干预不可避免第109-110页
     ·“花钱买机制”的目标难以真正实现第110-112页
   ·完善农村信用社管理体制的思路第112-116页
     ·农村信用社不需要建立三层管理体制模式第112-113页
     ·省联社是一种过渡模式第113-114页
     ·改进省联社的管理第114-116页
第6章 农村信用社监管改革第116-135页
   ·银行监管理论概述第116-120页
     ·银行监管的目标第116-117页
     ·银行监管的内容第117-119页
     ·银行监管的效果第119-120页
   ·银行监管的简单模型第120-125页
   ·合作金融监管的一般措施第125-128页
     ·合作金融的事前监管第125-127页
     ·合作金融的事后监管第127-128页
   ·改进农村信用社监管的思路第128-135页
     ·实施农村信用社监管的原则第129-130页
     ·针对不同机构的监管措施第130-135页
       ·以商业银行监管标准对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合作银行实施监管第130-131页
       ·以内部控制评价为重点搞好县(市)统一法人社的监管第131-132页
       ·以促进转换经营机制为重点实施两级法人社监管第132-133页
       ·以履职行为监督为重点搞好省联社监管第133-135页
第7章 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配套措施第135-143页
   ·完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第135-137页
   ·改进农村信用社支付结算第137-138页
   ·提高农村信用社人员素质第138-140页
   ·改善农村金融生态环境第140-141页
   ·规范政府的职能作用第141-143页
参考文献第143-150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第150-152页
致谢第152页

论文共152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碱度对厌氧折流板反应系统启动及优势种群形成的影响
下一篇:论国际金融公司对中国中小企业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