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0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0-18页 |
| ·课题背景 | 第10-11页 |
| ·课题来源 | 第10页 |
| ·课题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1-16页 |
| ·国内外深空探测器概述及发展方向 | 第11-13页 |
| ·深空探测器姿态确定与控制方法 | 第13-16页 |
|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 | 第16-18页 |
| 第2章 深空探测器姿态动力学 | 第18-28页 |
| ·坐标系系统 | 第18页 |
| ·姿态描述方式 | 第18-21页 |
| ·方向余弦式 | 第18-19页 |
| ·欧拉角式 | 第19-20页 |
| ·四元数式 | 第20-21页 |
| ·四元数式与欧拉角式的转换 | 第21页 |
| ·姿态运动学方程 | 第21-22页 |
| ·姿态动力学方程 | 第22-24页 |
| ·环境力矩模型 | 第24-27页 |
| ·本章小结 | 第27-28页 |
| 第3章 姿态确定方法 | 第28-47页 |
| ·姿态确定方法概述 | 第28页 |
| ·姿态敏感器测量模型 | 第28-31页 |
| ·速率陀螺测量模型及分析 | 第28-29页 |
| ·数字式太阳敏感器测量模型及分析 | 第29-30页 |
| ·星敏感器测量模型及分析 | 第30-31页 |
| ·太阳敏感器和速率陀螺联合定姿 | 第31-39页 |
| ·状态方程和测量残差方程的建立 | 第31-33页 |
| ·Kalman滤波算法估计状态 | 第33-34页 |
| ·仿真算例及分析 | 第34-39页 |
| ·太阳敏感器和高增益天线加速率陀螺联合定姿 | 第39-42页 |
| ·状态方程和测量残差方程的建立 | 第39-40页 |
| ·Kalman滤波算法 | 第40-41页 |
| ·仿真算例及分析 | 第41-42页 |
| ·星敏感器和速率陀螺联合定姿 | 第42-46页 |
| ·状态方程和测量方程的建立 | 第42-43页 |
| ·扩展Kalman滤波算法 | 第43-44页 |
| ·仿真算例及分析 | 第44-46页 |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 第4章 深空探测器姿态控制方法 | 第47-65页 |
| ·喷气推力器相平面分析方法 | 第47-61页 |
| ·PD控制律的设计 | 第48-54页 |
| ·最优控制律设计 | 第54-60页 |
| ·相平面应用的结论 | 第60-61页 |
| ·反作用飞轮稳态控制方法 | 第61-63页 |
| ·四元数反馈控制 | 第61-62页 |
| ·仿真算例及分析 | 第62-63页 |
| ·本章小结 | 第63-65页 |
| 第5章 姿态控制方法半物理仿真验证 | 第65-72页 |
| ·星敏感器和速率陀螺联合定姿实验 | 第65-67页 |
| ·半物理仿真原理构成 | 第65-66页 |
| ·实验步骤 | 第66页 |
| ·半物理仿真实验结果 | 第66-67页 |
| ·喷气进行大角度机动而后反作用飞轮进行稳定控制实验 | 第67-71页 |
| ·半物理仿真系统组成 | 第67-68页 |
| ·半物理仿真的实现 | 第68-69页 |
| ·仿真验证结果 | 第69-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结论 | 第72-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8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78-79页 |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 第79页 |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 第79页 |
| 哈尔滨工业大学硕士学位涉密论文管理 | 第79-80页 |
| 致谢 | 第8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