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中文) | 第1-6页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6-9页 |
前言 | 第9-10页 |
一、正当防卫成立的前提条件:存在着不法侵害 | 第10-16页 |
(一) 不法侵害的界定 | 第10-11页 |
(二) 不法侵害的特征 | 第11-12页 |
1、现实上的侵害性 | 第11页 |
2、客观上的违法性 | 第11页 |
3、形势上的紧迫性 | 第11-12页 |
4、效果上的可制止性 | 第12页 |
(三) 关于不作为的不法侵害能否成立正当防卫的问题 | 第12-16页 |
1、笔者认为对不作为可以实行正当防卫的理由 | 第13-14页 |
2、对不作为的不法侵害实行正当防卫的条件 | 第14-16页 |
二、正当防卫成立的时间条件:不法侵害正在进行 | 第16-23页 |
(一) 关于不法侵害开始时间的确定标准 | 第16-18页 |
(二) 关于不法侵害结束时间的确定标准 | 第18-19页 |
(三) 对重复侵害行为能否适用正当防卫的探讨 | 第19-23页 |
1、重复侵害行万的定义及特征 | 第20页 |
2、对重复侵害行为可以进行正当防卫的分析 | 第20-23页 |
三、正当防卫成立的对象条件:防卫行为须针对不法侵害者本人 | 第23-25页 |
(一) 对物的防卫 | 第23-24页 |
(二) 对人的正当防卫行为 | 第24-25页 |
四、正当防卫成立的主观条件:防卫人应具备防卫意图 | 第25-27页 |
五、正当防卫成立的限度条件:防卫行为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 | 第27-44页 |
(一) 关于必要限度及特征 | 第27-30页 |
1、客观性 | 第28页 |
2、具有相对性 | 第28页 |
3、判断上的困难性 | 第28-30页 |
(二) 在司法实务中防卫限度的确认 | 第30-32页 |
1、不法侵害人的侵害能力和防卫人的防卫能力的对比 | 第30-31页 |
2、防卫环境 | 第31页 |
3、不法侵害是否具有突发性 | 第31页 |
4、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悬殊 | 第31-32页 |
(三) 防卫过当的有关问题 | 第32-44页 |
1、防卫过当的本质、构成要件及定罪量刑 | 第32-36页 |
2、对防卫过当能否进行反防卫的探讨 | 第36-44页 |
六、特殊防卫的有关问题 | 第44-50页 |
(一) 特殊防卫成立条件的探讨 | 第44-46页 |
1、起因条件特殊 | 第44页 |
2、关于特殊防卫的限度条件 | 第44-46页 |
(二) 如何把握特殊防卫的起因条件 | 第46-50页 |
1、关于“行凶” | 第46-47页 |
2、对于“杀人、抢劫、强奸、绑架”犯罪的理解 | 第47-48页 |
3、“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的范围 | 第48-50页 |
结论 | 第50-51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