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自动化技术、计算机技术论文--自动化基础理论论文--自动控制理论论文

移动多智能体系统的编队控制及其鲁棒性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目录第9-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21页
   ·引言第11-13页
   ·理论基础第13-15页
     ·图论相关概念第13-14页
     ·矩阵论相关理论第14-15页
   ·研究概况和文献综述第15-19页
     ·多智能体系统控制协议设计第16-18页
     ·收敛性分析和平衡状态讨论第18-19页
     ·多智能体系统应用研究第19页
   ·尚未解决的问题和研究的必要性第19-20页
   ·本文内容和组织结构第20-21页
第二章 有结构不确定性和时变时延的多智能体系统一致性第21-31页
   ·引言第21-22页
   ·二阶时延一致性模型第22-23页
   ·时延一致性条件第23-27页
   ·仿真分析第27-30页
   ·总结展望第30-31页
第三章 有单一虚拟领导者的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收敛性分析第31-40页
   ·引言第31-32页
   ·有单一虚拟领导者的编队控制模型第32-34页
   ·控制协议设计和编队收敛性分析第34-37页
   ·仿真分析第37-39页
   ·总结展望第39-40页
第四章 有虚拟领导者的多智能体系统编队控制第40-49页
   ·引言第40页
   ·时延编队控制模型描述第40-41页
   ·主要结论第41-44页
   ·仿真分析第44-47页
   ·总结展望第47-49页
第五章 有扰动观测器的多智能体系统编队鲁棒性分析第49-60页
   ·引言第49-50页
   ·有扰动观测器的编队控制模型第50-53页
     ·有虚拟领导者的编队控制模型第50-51页
     ·外界扰动情况第51页
     ·模型抽象第51-52页
     ·扰动观测器设计第52-53页
   ·扰动观测器模型稳定性分析第53-56页
     ·有单一虚拟领导者和结构不确定性的时延多智能体编队控制系统稳定性第53-54页
     ·有扰动观测器的多智能体系统稳定性第54-56页
   ·仿真分析第56-58页
   ·总结展望第58-60页
第六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第60-62页
   ·全文总结第60页
   ·研究展望第60-62页
参考文献第62-67页
致谢第67-68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第68页

论文共6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时滞系统的鲁棒控制理论及应用
下一篇:新媒介影响下文艺场中的图—文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