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文学论文--中国文学论文--文学评论和研究论文--古代文学(~1840年)论文

周密《齐东野语》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第一章 绪论第11-18页
   ·选题背景第11页
   ·研究述评第11-13页
   ·研究方法第13-18页
第二章 周密其人及《齐东野语》概述第18-28页
   ·周密及其家世渊源、交游第18-22页
   ·《齐东野语》版本流传第22-23页
   ·时间跨度、史料来源第23-26页
     ·时间跨度第23-24页
     ·史料来源第24-26页
   ·本章小结第26-28页
第三章 《齐东野语》的文献学研究第28-48页
   ·史实类第28-33页
     ·政治生活第28-30页
     ·战事记述第30-31页
     ·人物故事第31-33页
   ·名物杂考类第33-35页
   ·文学类第35-38页
     ·记录文学作品第35-36页
     ·交代文学作品写作背景第36-37页
     ·考据文学内容第37-38页
     ·评论文学作品第38页
   ·社会世俗文化类第38-40页
   ·医药养生类第40-42页
     ·经验方的直接记录第40页
     ·古代性文化的关注第40-41页
     ·养生方法的记述第41页
     ·针灸的详录第41-42页
   ·艺术文化类第42-44页
     ·杂剧演出的记述第42页
     ·书画欣赏及装裱的关注第42-43页
     ·音乐史料的特别记录第43-44页
   ·科技文化类第44-45页
   ·神鬼文化类第45-47页
     ·正式的求神问卜第45页
     ·梦兆第45-46页
     ·谶应第46-47页
     ·对术士的记载第47页
   ·本章小结第47-48页
第四章《齐东野语》文学性探究第48-66页
   ·历史叙事话语的文学性第48-51页
   ·文本的文学性延展第51-52页
   ·《齐东野语》叙事的文学性特征第52-59页
     ·《齐东野语》叙事的故事性第53-55页
     ·《齐东野语》叙事的传奇性第55-56页
     ·《齐东野语》叙事的抒情性第56-57页
     ·《齐东野语》叙事的通俗性第57-59页
   ·《齐东野语》的文学观念第59-65页
     ·创作观第59-62页
     ·技法观第62-63页
     ·审美观第63-65页
   ·本章小结第65-66页
第五章 《齐东野语》的考据思想第66-74页
   ·考据形式第66-69页
     ·直接指出考据对象的来源第66页
     ·列出历代所考对象的解释第66-67页
     ·对前人考据的内容进一步考证第67-69页
   ·考据方法第69-72页
     ·对比法第69-70页
     ·考证中注意“小学”方法的运用第70-71页
     ·不盲从经典,敢于纠谬第71-72页
   ·本章小结第72-74页
第六章《齐东野语》撰述视角探究第74-82页
   ·《齐东野语》撰述的个人视角第74-75页
   ·《齐东野语》撰述的民间视角第75-77页
   ·阅读接受的效果第77-80页
   ·本章小结第80-82页
第七章《齐东野语》所反映作者的政治思想及后世的影响第82-86页
   ·《齐东野语》所反映作者的政治思想第82-84页
   ·《齐东野语》的地位及对后世影响第84-85页
   ·本章小结第85-86页
结语第86-87页
参考文献第87-90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第90-91页
致谢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应用CC及FISH技术进行CML的诊断及der(9)缺失的研究
下一篇:不同麻醉药物及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皮肤强啡肽和κ受体表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