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及实用模型研究
致谢 | 第1-6页 |
摘要 | 第6-8页 |
ABSTRACT | 第8-11页 |
目录 | 第11-15页 |
1 绪论 | 第15-31页 |
·引言 | 第15页 |
·研究背景 | 第15-24页 |
·重要信息系统的特点 | 第16-19页 |
·信息安全保障技术框架 | 第19-21页 |
·可信计算体系 | 第21-24页 |
·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 第24-27页 |
·研究现状 | 第24-26页 |
·存在的问题 | 第26-27页 |
·研究内容及主要贡献 | 第27-29页 |
·安全体系结构 | 第27页 |
·可信应用环境构建模型 | 第27-28页 |
·机密性和完整性保护模型 | 第28页 |
·数据存储保护密钥管理模型 | 第28-29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29-31页 |
2 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 | 第31-47页 |
·相关研究背景 | 第31-37页 |
·终端安全体系结构 | 第32-34页 |
·可信计算体系结构 | 第34-37页 |
·可信计算与安全机制的关系 | 第37-39页 |
·可信计算是安全机制的基础保障 | 第37-38页 |
·安全机制协助可信计算提供服务 | 第38-39页 |
·基于可信计算的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 | 第39-44页 |
·设计目标 | 第39-40页 |
·基于可信计算的三重防御体系 | 第40-42页 |
·可信应用环境安全体系结构 | 第42-44页 |
·对重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结构的讨论 | 第44-46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44-45页 |
·和高安全等级的对照 | 第45-46页 |
·本章小结 | 第46-47页 |
3 面向可信应用环境的隔离模型 | 第47-67页 |
·相关研究背景 | 第48-53页 |
·任务隔离的重要性 | 第48-49页 |
·隔离模型 | 第49-51页 |
·可信证明机制 | 第51-53页 |
·TAE-IM模型 | 第53-61页 |
·基本思想 | 第53-54页 |
·模型元素 | 第54-58页 |
·任务间通信条件 | 第58-61页 |
·隔离监视器架构 | 第61页 |
·TAE-IM模型的现实意义 | 第61-63页 |
·降低了可信证明的负载 | 第62页 |
·奠定了动态度量的基础 | 第62-63页 |
·TAE-IM模型的实现机制 | 第63-64页 |
·本章小结 | 第64-67页 |
4 基于可信应用环境的系统安全模型 | 第67-87页 |
·相关研究背景 | 第68-72页 |
·机密性保护模型 | 第69-70页 |
·完整性保护模型 | 第70-71页 |
·机密性完整性保护模型 | 第71-72页 |
·影响系统安全的因素分析 | 第72-75页 |
·应用服务平台的安全性 | 第73-74页 |
·应用程序的安全性 | 第74-75页 |
·安全可信改造机制 | 第75-79页 |
·安全可信的形式化定义 | 第75-77页 |
·应用服务平台程序的安全改造机制 | 第77-78页 |
·Web服务安全改造实例 | 第78-79页 |
·TAE-SSM模型 | 第79-83页 |
·基本思想 | 第79-81页 |
·用户权限控制模型 | 第81页 |
·任务权限控制模型 | 第81-83页 |
·对TAE-SSM模型的讨论 | 第83-86页 |
·机密性保护能力分析 | 第83-84页 |
·完整性保护能力分析 | 第84-85页 |
·实用性分析 | 第85-86页 |
·本章小结 | 第86-87页 |
5 基于身份的数据存储保护密钥管理方案 | 第87-103页 |
·相关研究背景 | 第88-93页 |
·存储保护的必要性 | 第89页 |
·密钥管理方案现状 | 第89-92页 |
·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 | 第92-93页 |
·存储保护密钥管理方案 | 第93-97页 |
·基本思想 | 第94-95页 |
·密钥生成 | 第95页 |
·密钥使用 | 第95-96页 |
·密钥更新 | 第96-97页 |
·对方案的讨论 | 第97-100页 |
·安全性及实用性分析 | 第97-99页 |
·登录过程的安全增强 | 第99-100页 |
·本章小结 | 第100-103页 |
6 基于Windows的原型系统实现 | 第103-119页 |
·原型系统概述 | 第103-108页 |
·设计理念 | 第103-104页 |
·系统组成 | 第104-106页 |
·总体工作流程 | 第106-108页 |
·原型系统实现 | 第108-114页 |
·可信身份认证机制实现 | 第108-109页 |
·任务隔离模型实现 | 第109-111页 |
·强制访问控制模型实现 | 第111-113页 |
·其他模块介绍 | 第113-114页 |
·原型系统相关讨论 | 第114-117页 |
·安全性分析 | 第114-116页 |
·和高安全等级的对照 | 第116-117页 |
·本章小结 | 第117-119页 |
7 结论 | 第119-121页 |
·论文的主要贡献 | 第119-120页 |
·进一步的工作 | 第120-121页 |
参考文献 | 第121-127页 |
作者简历 | 第127-129页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第12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