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国家行政管理论文--国家机关工作与人事管理论文

当代中国政府组织协同问题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导论第11-24页
 一、选题的由来及研究意义第11-14页
 二、相关研究综述第14-19页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之处第19-24页
第一章 政府组织协同的理论基础第24-37页
 第一节 协同学基本理论第24-28页
  一、协同学的产生和发展第24-27页
  二、协同学的基本内涵第27-28页
 第二节 系统理论第28-32页
  一、前系统科学中的系统思想第28-31页
  二、现代系统理论第31-32页
 第三节 政府组织协同的政治学视角第32-37页
  一、治理理论第32-34页
  二、组织间网络理论第34-37页
第二章 政府组织协同的解释框架第37-70页
 第一节 相关概念的含义第37-43页
  一、协同的含义及相关概念辨析第37-40页
  二、政府组织协同的含义第40-43页
 第二节 政府组织研究引入协同论的契合性第43-52页
  一、政府组织研究引入协同论的可能性第43-45页
  二、政府组织研究引入协同论的必要性第45-52页
 第三节 影响政府组织协同的变量第52-63页
  一、影响政府组织协同的序参量第52-56页
  二、影响政府组织协同的其他变量第56-63页
 第四节 政府组织协同的协同效应第63-70页
  一、政治:提高政府公共性第63-65页
  二、经济:促进"行政区经济"向"经济区经济"转变第65-67页
  三、社会:实现公共服务供给的高质高效第67-70页
第三章 比较分析: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组织协同状况第70-94页
 第一节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间协同状况第70-83页
  一、较为合理的政府层级结构第70-75页
  二、政府间集权与分权的适度平衡第75-79页
  三、较为明晰的政府间职能配置第79-83页
 第二节 西方发达国家政府部门间协同状况第83-94页
  一、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第83-86页
  二、较为有效的部门间协调机构与机制第86-89页
  三、整体政府模式第89-94页
第四章 历史分析:建国以来我国政府组织协同状况第94-128页
 第一节 建国以来政府间协同状况第94-103页
  一、建国以来纵向政府间协同状况分析第94-100页
  二、建国以来地方政府横向间协同状况第100-103页
 第二节 建国以来政府部门间协同状况第103-111页
  一、部门间结构初步形成时期(1949—1954)第103-105页
  二、部门间结构调整时期(1955—1976)第105-107页
  三、部门间结构渐进改革时期(1977—1991)第107-108页
  四、部门间结构深层发展时期(1992—)第108-111页
 第三节 归纳与总结第111-128页
第五章 现实分析:关于当前我国政府组织协同状况的思考第128-153页
 第一节 当前我国政府间非协同性的表现及原因分析第128-136页
  一、当前我国政府间非协同性的表现第128-132页
  二、当前我国政府间非协同性的原因第132-136页
 第二节 当前我国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困境及原因分析第136-140页
  一、当前我国政府部门间关系的困境第136-138页
  二、我国部门间关系困境的原因第138-140页
 第三节 提高我国政府组织协同性的思考第140-153页
  一、优化政府间结构,理顺政府间关系第140-146页
  二、调整部门间结构,改善部门间关系第146-153页
结语第153-155页
参考文献第155-161页
后记第161页

论文共1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海外中国公民安全保护问题研究
下一篇:不同构造区固有吸收衰减和散射衰减相对强弱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