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水稻稻瘟病抗性遗传分析 | 第11-12页 |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定位 | 第12-17页 |
·主效抗性基因的定位 | 第12-16页 |
·稻瘟病抗性 QTL 的定位 | 第16-17页 |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克隆与结构特征 | 第17-19页 |
·稻瘟病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19-20页 |
·主效抗性基因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19-20页 |
·抗性QTL 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 | 第20页 |
·研究目的意义与内容 | 第20-22页 |
第二章 明恢63 抗稻瘟病新基因 PIMH(T)的精细定位 | 第22-39页 |
·实验材料 | 第22-23页 |
·水稻材料 | 第22页 |
·稻瘟病菌株 | 第22-23页 |
·实验方法 | 第23-29页 |
·稻瘟病菌分离与培养 | 第23页 |
·播种与育苗 | 第23页 |
·接种与病情调查 | 第23-24页 |
·水稻基因组 DNA 的提取 | 第24-25页 |
·PCR 及其产物的检测 | 第25-26页 |
·抗病基因的 SSR 连锁性分析和基因定位 | 第26页 |
·SSR 实验结果记录 | 第26页 |
·已公布的标记的利用 | 第26页 |
·新标记的开发 | 第26-27页 |
·CaCl_2 法制备大肠杆菌 DH5α感受态细胞 | 第27-28页 |
·转化大肠杆菌 | 第28页 |
·质粒 DNA的少量提取 | 第28-29页 |
·实验结果与分析 | 第29-36页 |
·明恢63 抗谱测定、抗性基因推断及遗传分析 | 第29-32页 |
·Pimh(t)的初步定位 | 第32-33页 |
·Pimh(t)与Pib 基因关系 | 第33-35页 |
·Pimh(t)的精细定位 | 第35页 |
·基因预测与分析 | 第35-36页 |
·讨论 | 第36-39页 |
·定位群体的构建和鉴别菌株的选择 | 第36-37页 |
·生物信息学分析技术(BIA)的应用 | 第37页 |
·植物抗性基因类型及目的基因预测 | 第37-39页 |
第三章 结论 | 第39-40页 |
参考文献 | 第40-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作者简历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