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乡村关系研究--以年画市两镇乡村关系为例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1 绪论 | 第9-18页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10页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国内外研究综述 | 第10-15页 |
·国外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现状 | 第11-15页 |
·研究现状综评 | 第15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可行性 | 第15-16页 |
·研究的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 第15-16页 |
·研究的可行性 | 第16页 |
·论文的结构和研究的创新点 | 第16-18页 |
·论文的结构 | 第16页 |
·研究的重点、难点及创新点 | 第16-18页 |
2 不同时期的乡村关系概述 | 第18-23页 |
·概念的界定 | 第18-19页 |
·不同乡村治理模式下的乡村关系演变 | 第19-23页 |
·“政社合一体制”下的乡村关系 | 第19页 |
·“乡政村治体制”下的乡村关系 | 第19-20页 |
·“压力型体制下”的乡村关系 | 第20-21页 |
·新时期的乡村关系 | 第21-23页 |
3 年画市乡村关系现状调查——以两个乡镇为例 | 第23-39页 |
·研究地区概况 | 第23-24页 |
·年画市概况 | 第23页 |
·年画市两镇的基本情况 | 第23-24页 |
·年画市乡村关系的调查情况 | 第24-39页 |
·关于乡镇政府职能的问题 | 第26-29页 |
·关于村委会工作任务的问题 | 第29-31页 |
·乡镇政府对村级组织的管理 | 第31-32页 |
·村民自治现状 | 第32-34页 |
·干群关系的现状 | 第34-36页 |
·村民和乡村干部对新农村建设的认知 | 第36-39页 |
4 新时期乡村关系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第39-48页 |
·乡镇政府职能转变实际效果不明显 | 第39-41页 |
·乡镇财权和事权的失衡,农村公共服务投入不足 | 第39-40页 |
·发展经济在一定时期内仍然是乡镇政府最重要的任务 | 第40页 |
·政府职能定位不明确 | 第40-41页 |
·村委会对乡镇政府的依附性增强 | 第41-42页 |
·乡镇政府比村委会更具资源优势 | 第41页 |
·村委会行政化倾向依然存在 | 第41-42页 |
·村的集体经济薄弱,村委会公共服务职能弱化 | 第42页 |
·村民自治能力不足 | 第42-45页 |
·村委会的认同度不高 | 第42页 |
·农民自组织程度低 | 第42-43页 |
·村民文化素质较低,政治意识不强 | 第43-44页 |
·村民民主参与积极性不高 | 第44-45页 |
·村务管理决策难度大 | 第45页 |
·新农村建设主体意识缺失 | 第45-48页 |
5 结论及对策建议 | 第48-56页 |
·基本结论 | 第48页 |
·对策建议和措施 | 第48-54页 |
·建立政府主导与农民本位相结合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 第48-49页 |
·加大对新农村建设的财力支持 | 第49页 |
·深入推进乡镇政府职能转变,构建服务型乡镇政府 | 第49-51页 |
·培育民间经济组织,持续支撑新农村建设与发展 | 第51-52页 |
·培育农民和村干部的主体意识 | 第52-54页 |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 第54页 |
·研究存在的不足及以后方向 | 第54-56页 |
·本文存在的不足 | 第54-55页 |
·后续研究方向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0页 |
附录 | 第60-66页 |
附录1 调查问卷(村民) | 第60-62页 |
附录2 调查问卷(村干部和乡镇干部) | 第62-64页 |
附录3 访谈提纲 | 第64-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