隧道施工监控量测智能型信息管理与分析系统的研究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第8-9页 |
| ·监控量测信息化工作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第9-12页 |
| ·隧道监控量测技术现状 | 第9-10页 |
| ·隧道量测数据应用技术现状 | 第10-12页 |
| ·论文研究内容、研究思路 | 第12页 |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页 |
| ·研究思路 | 第12页 |
| ·开发平台的选用 | 第12-16页 |
| ·VC++6.0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 | 第13-14页 |
| ·VC++6.0 开发工具 | 第14-16页 |
| 第二章 信息化施工理论与方法 | 第16-26页 |
| ·信息化施工的基本概念 | 第16页 |
| ·围岩分级方法 | 第16-18页 |
| ·围岩预警方法 | 第18-21页 |
| ·警戒线等级的确定 | 第18页 |
| ·预警方案的确定 | 第18-20页 |
| ·预警管理基准线的确定 | 第20-21页 |
| ·监控量测理论与方法 | 第21-25页 |
| ·监控量测的主要内容 | 第22页 |
| ·监控量测项目及方法 | 第22-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6页 |
| 第三章 系统分析与总体规划 | 第26-32页 |
| ·系统分析 | 第26-28页 |
| ·需求描述 | 第27-28页 |
| ·系统角色和功能范围 | 第28页 |
| ·总体设计 | 第28-31页 |
| ·数据库引擎 | 第28-29页 |
| ·总体功能结构图与各模块流程图 | 第29-31页 |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 第四章 图形可视化子系统开发 | 第32-46页 |
| ·建立一个基本图形类 | 第32-38页 |
| ·有限元前后处理技术 | 第38-45页 |
| ·网格划分 | 第38-43页 |
| ·前后处理效果图 | 第43-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 第五章 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子系统开发 | 第46-94页 |
| ·监控量测数据处理子系统概述 | 第46-47页 |
| ·隧道项目和断面桩号信息管理 | 第47-52页 |
| ·数据库表格设计 | 第47-49页 |
| ·软件设计 | 第49-52页 |
| ·标定参数和初始数据管理 | 第52-65页 |
| ·数据库表格设计 | 第52-60页 |
| ·软件设计 | 第60-65页 |
| ·量测数据管理 | 第65-83页 |
| ·数据库表格设计 | 第66-74页 |
| ·软件设计 | 第74-83页 |
| ·数据后处理 | 第83-93页 |
| ·时空变化曲线及分布图 | 第83-92页 |
| ·打印报表 | 第92-93页 |
| ·本章小结 | 第93-94页 |
| 第六章 工程应用实例 | 第94-109页 |
| ·工程概况 | 第94-95页 |
| ·概述 | 第94页 |
| ·地形地貌及地层岩性 | 第94页 |
| ·水文地质 | 第94页 |
| ·地质构造 | 第94-95页 |
| ·隧道施工方法 | 第95页 |
| ·监控量测实施情况 | 第95-96页 |
| ·测点埋设情况 | 第95页 |
| ·量测断面完成情况及下周计划埋设断面 | 第95-96页 |
| ·数据的采集及处理 | 第96-97页 |
| ·量测频率 | 第96页 |
| ·数据采集及处理 | 第96-97页 |
| ·量测数据的整理与分析 | 第97-108页 |
| ·数据分析表与图形 | 第97-108页 |
| ·结论 | 第108页 |
| ·建议 | 第108页 |
| ·本章小结 | 第108-109页 |
| 第七章 围岩分级与预警子系统开发 | 第109-112页 |
| ·围岩分级 | 第109-110页 |
| ·数据库表格设计 | 第109页 |
| ·软件设计 | 第109-110页 |
| ·围岩预警 | 第110-111页 |
| ·数据库表格设计 | 第110-111页 |
| ·软件设计 | 第111页 |
| ·本章小结 | 第111-112页 |
| 第八章 进展与展望 | 第112-113页 |
| ·进展 | 第112页 |
| ·展望 | 第112-113页 |
| 致谢 | 第113-114页 |
| 参考文献 | 第114-116页 |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及发表的论著 | 第11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