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班主任冲突管理研究
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4页 |
中文文摘 | 第4-10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0-15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0页 |
·选题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10-13页 |
·选题的背景 | 第10-12页 |
·研究的意义 | 第12-13页 |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3-14页 |
·研究思路 | 第13页 |
·研究方法 | 第13-14页 |
·本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第2章 文献综述和理论基础 | 第15-25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5-21页 |
·理论概述 | 第15-19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1-25页 |
·哲学理论基础 | 第21-22页 |
·社会学理论基础 | 第22页 |
·教育学理论基础 | 第22-23页 |
·管理学理论基础 | 第23-24页 |
·经济学理论基础 | 第24-25页 |
第3章 我国中小学班级冲突管理问题的现状研究 | 第25-38页 |
·班级冲突涵义 | 第25-26页 |
·冲突 | 第25页 |
·冲突管理 | 第25页 |
·中小学班级冲突 | 第25页 |
·中小学班主任冲突管理 | 第25-26页 |
·班级冲突问题 | 第26-36页 |
·班主任的个体冲突 | 第26-28页 |
·师生间的冲突 | 第28-31页 |
·师师间的冲突 | 第31-32页 |
·班主任与上级领导的冲突 | 第32-33页 |
·学生之间的冲突 | 第33-34页 |
·教师和家长间的冲突 | 第34-36页 |
·班级冲突影响 | 第36-38页 |
·班级冲突的消极作用 | 第37页 |
·班级冲突的积极作用 | 第37-38页 |
第4章 我国中小学班级冲突问题探析 | 第38-51页 |
·冲突的形成过程 | 第38-40页 |
·冲突的根源分析 | 第40-48页 |
·外部环境分析 | 第40-41页 |
·内部环境分析 | 第41-48页 |
·冲突的结果分析 | 第48-51页 |
·冲突对班级管理绩效的影响 | 第48-49页 |
·冲突的结果 | 第49-51页 |
第5章 我国中小学班级冲突管理对策 | 第51-71页 |
·班级冲突管理思维 | 第51-54页 |
·正确认识冲突 | 第51-52页 |
·建立共同愿景 | 第52-53页 |
·强化沟通机制 | 第53页 |
·激发良性冲突 | 第53-54页 |
·班级冲突管理原则 | 第54-57页 |
·利益平衡原则 | 第54-55页 |
·动态过程原则 | 第55-56页 |
·正面效应原则 | 第56-57页 |
·权变性原则 | 第57页 |
·班级冲突管理策略 | 第57-65页 |
·减少认知失调,增加协调认知 | 第57-58页 |
·提供更多资源,提倡公平竞争 | 第58页 |
·建立有效沟通,破解沟通失效 | 第58-60页 |
·利用重复博弈,增强信任合作 | 第60-62页 |
·借鉴科斯定理,明确权责划分 | 第62-65页 |
·班级冲突管理步骤 | 第65-68页 |
·预防冲突 | 第65-66页 |
·解决冲突 | 第66-68页 |
·总结冲突 | 第68页 |
·班级冲突管理评估 | 第68-71页 |
·可行性评估 | 第69页 |
·持续性评估 | 第69页 |
·有效性评估 | 第69-70页 |
·质量评估 | 第70-71页 |
结论 | 第71-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8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8-79页 |
致谢 | 第79-80页 |
个人简历 | 第80-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