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年《天人简论》研究
论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导言 | 第6-11页 |
一、张岱年思想中的“天人合一” | 第6-7页 |
二、《天人简论》的文本脉络 | 第7-8页 |
三、关于张岱年“天人之学”先行研究 | 第8-11页 |
第一章 张岱年“天人之学”的理论来源 | 第11-15页 |
第一节 中国古代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 | 第11-12页 |
第二节 西方实证哲学 | 第12-13页 |
第三节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 | 第13-15页 |
第二章 存在论 | 第15-21页 |
第一节 天下为器理在事中 | 第15-17页 |
第二节 物统事理物源心流大化三极 | 第17-21页 |
第三章 知识论 | 第21-24页 |
第一节 离识有境 | 第21-22页 |
第二节 知通内外真知三表 | 第22-24页 |
第四章 社会伦理观 | 第24-31页 |
第一节 与群为一群己一体 | 第24-27页 |
第二节 充生以达理胜乖以达和 | 第27-31页 |
第五章 方法论的综合创造 | 第31-36页 |
第一节 永恒两一 | 第31-33页 |
第二节 “兼和”——唯物、理想、解析 | 第33-36页 |
第六章 张岱年“天人之学”的时代意义 | 第36-40页 |
第一节 中华民族的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 | 第36-38页 |
第二节 对建构当代中国哲学的意义 | 第38-40页 |
结论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后记 | 第4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