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SUMMARY | 第4-10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10-25页 |
1. 研究现状 | 第10-23页 |
·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呼吸的研究 | 第10-16页 |
·土壤呼吸的含义 | 第11页 |
·土壤呼吸的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土壤呼吸的测定方法 | 第12-13页 |
·森林土壤呼吸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冬季土壤呼吸影响因素 | 第14-16页 |
·雪下微生物种群结构及生物量时间动态的研究 | 第16-18页 |
·土壤微生物的含义 | 第16-17页 |
·研究现状 | 第17-18页 |
·冬季土壤微生物的研究内容 | 第18页 |
·积雪下土壤酶活性测定 | 第18-22页 |
·土壤酶研究意义 | 第18-19页 |
·土壤酶研究现状 | 第19-21页 |
·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土壤化学指标测定 | 第22页 |
·土壤有机质、全氮的研究 | 第22页 |
·研究方法 | 第22页 |
·积雪下凋落物分解动态 | 第22-23页 |
·凋落物分解的研究进展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 | 第23页 |
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3-25页 |
第二章 研究区域概况 | 第25-29页 |
·气候特征 | 第25页 |
·土壤特征 | 第25-26页 |
·植被特征 | 第26-27页 |
·阔叶红松林地概况 | 第27页 |
·冬季气候特征 | 第27-29页 |
第三章 土壤微生物的研究 | 第29-47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9-39页 |
·实验材料及预处理 | 第29-30页 |
·试验方法 | 第30-39页 |
·微生物的接种(混菌法)与培养 | 第30页 |
·细菌的生理生化实验 | 第30-37页 |
·氯仿熏蒸浸提法测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 | 第37-39页 |
·试验结果 | 第39-45页 |
·真菌试验结果 | 第39-42页 |
·细菌的鉴定结果 | 第42-43页 |
·X1 | 第42页 |
·X2 | 第42页 |
·X3 | 第42-43页 |
·X4 | 第43页 |
·细菌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 第43-44页 |
·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变化 | 第44页 |
·不同月份土壤微生物量碳/氮含量 | 第44-45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45-47页 |
第四章 阔叶红松林冬季土壤 CO_2释放规律 | 第47-58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7页 |
·实验材料及预处理 | 第47页 |
·试验方法 | 第47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7-56页 |
·-8℃,48h 土壤呼吸CO_2的释放 | 第47-49页 |
·0℃,48h 土壤呼吸 CO_2的释放 | 第49-50页 |
·4℃,120h 土壤呼吸 CO_2的释放 | 第50-52页 |
·25℃,2h 土壤呼吸 CO_2的释放 | 第52-54页 |
·-8℃,0℃,4℃每小时 CO_2产量对比 | 第54-56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56-58页 |
第五章 土壤酶的研究 | 第58-6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8-60页 |
·实验材料及预处理 | 第58页 |
·试验方法 | 第58-60页 |
·淀粉酶 | 第58页 |
·纤维素酶 | 第58-59页 |
·脲酶 | 第59页 |
·过氧化氢酶 | 第59-60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0-63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63-65页 |
第六章 有机质和全氮的研究 | 第65-71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5-68页 |
·实验材料及预处理 | 第65页 |
·试验方法 | 第65-68页 |
·土壤有机质测定(重铬酸钾容量法-- GB 9834-88) | 第65-66页 |
·土壤全氮测定法(半微量开氏法) | 第66-68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68-71页 |
第七章 红松林地凋落物的分解研究 | 第71-73页 |
·试验方法 | 第71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1-72页 |
·结论与讨论 | 第72-73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3-77页 |
1. 结论 | 第73-74页 |
·阔叶红松林冬季土壤CO_2释放规律 | 第73页 |
·土壤酶活性的变化规律 | 第73-74页 |
·雪下微生物种群结构及生物量时间动态 | 第74页 |
·积雪下有机质和全氮的变化规律 | 第74页 |
·积雪下对凋落物分解动态的研究 | 第74页 |
2. 展望 | 第74-77页 |
·冬季土壤呼吸 | 第74-75页 |
·低温菌的研究 | 第75页 |
·土壤酶的研究 | 第75页 |
·有机质和全氮变化 | 第75页 |
·凋落物的分解 | 第75-77页 |
致谢 | 第77-78页 |
参考文献 | 第78-84页 |
个人简介 | 第84-85页 |
导师简介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