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SON技术的应用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Summary | 第5-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1页 |
·课题背景与意义 | 第6-7页 |
·ASON技术现状综述 | 第7-9页 |
·论文的主要工作和安排 | 第9-11页 |
第二章 城域传输网的ASON技术 | 第11-30页 |
·城域传输网的现状和特点 | 第11-12页 |
·ASON技术 | 第12-25页 |
·智能光网络的标准 | 第14-19页 |
·ASON智能光网络的原理和体系结构 | 第19-23页 |
·ASON智能光网络的相关协议 | 第23-25页 |
·ASON的生存性技术 | 第25-29页 |
·保护和恢复的分类 | 第26页 |
·差异化的保护恢复策略与服务质量等级 | 第26-28页 |
·新建传送网业务实际保护方式 | 第28-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三章 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组网方案 | 第30-38页 |
·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定义、承载业务和分层结构 | 第30页 |
·移动城域传输网的业务需求分析 | 第30-31页 |
·基站传输电路需求分析 | 第30-31页 |
·局间传输电路需求分析 | 第31页 |
·移动城域传输网的网络组织方案 | 第31-34页 |
·移动城域传输网核心层的特点和组网方案 | 第32页 |
·移动城域传输网汇聚层的特点和组网方案 | 第32-33页 |
·移动城域传输网接入层的特点和组网方案 | 第33-34页 |
·不同基站分布类型所对应的不同组网模式 | 第34-35页 |
·3G基站传输组网方案 | 第35-37页 |
·本章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改造设计 | 第38-55页 |
·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现状分析 | 第38-40页 |
·工程项目背景及概况 | 第40-41页 |
·贵阳移动城域网改造建设原则、发展策略和目标 | 第41-43页 |
·贵阳移动城域传送网的改造建设原则 | 第41-42页 |
·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发展策略 | 第42页 |
·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的发展目标 | 第42-43页 |
·贵阳移动城域网承载业务预测分析 | 第43-49页 |
·城域网承载业务分析 | 第43-47页 |
·城域网承载业务预测 | 第47-49页 |
·贵阳移动城域传输网改造总体方案设计 | 第49-53页 |
·保护方式 | 第50-52页 |
·网络组织结构设计 | 第52-53页 |
·本章小结 | 第53-55页 |
第五章 基于华为ASON设备的测试分析 | 第55-69页 |
·基本信息 | 第55-57页 |
·测试资源和拓扑自动发现 | 第57-58页 |
·测试控制拓扑发现和更新 | 第57页 |
·测试业务资源发现和更新 | 第57-58页 |
·测试智能业务 | 第58-66页 |
·测试1+1业务 | 第58-60页 |
·测试1+1业务 | 第60页 |
·测试重路由业务 | 第60-62页 |
·测试无保护业务 | 第62-63页 |
·测试业务优化 | 第63-65页 |
·测试重路由锁定 | 第65页 |
·测试批量重路由 | 第65-66页 |
·测试智能子网性能 | 第66-67页 |
·智能子网业务恢复性能Ⅰ(20%负荷) | 第66页 |
·智能子网业务恢复性能Ⅱ(50%负荷) | 第66-67页 |
·智能子网业务恢复性能Ⅲ | 第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69-72页 |
·总结 | 第69-71页 |
·展望 | 第71-72页 |
致谢 | 第72-73页 |
参考文献 | 第73-75页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和论文情况 | 第75-76页 |
附录B 英文缩略语 | 第76-7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