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 英文摘要 | 第5-10页 |
| 1 引论 | 第10-25页 |
| ·问题的提出 | 第10-15页 |
| ·汇率合理性评估与均衡汇率 | 第11-13页 |
| ·购买力平价等传统均衡汇率和人民币汇率合理性评估 | 第13-15页 |
| ·文献综述 | 第15-22页 |
| ·关于汇率决定的研究 | 第15-20页 |
| ·关于汇率合理性评估的研究 | 第20页 |
| ·关于汇率合理性评估基准的研究 | 第20-21页 |
| ·对于目前汇率合理性评估的评价 | 第21-22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 第22-23页 |
| ·本文的研究目的 | 第22页 |
| ·本文的研究思路方法 | 第22-23页 |
|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3页 |
|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23-25页 |
| 2 人民币汇率合理性评估基准测算理论研究 | 第25-39页 |
| ·汇率评估与均衡汇率 | 第25-26页 |
|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决定机制 | 第26-32页 |
| ·内部市场均衡 | 第27-30页 |
| ·外部市场均衡 | 第30-32页 |
| ·人民币均衡汇率决定因素分析 | 第32-37页 |
| ·国际收支因素 | 第32-33页 |
| ·通货膨胀因素 | 第33页 |
| ·利率因素 | 第33-34页 |
| ·经济增长率的差异因素 | 第34页 |
| ·财政收支状况因素 | 第34-35页 |
| ·外汇储备因素 | 第35页 |
| ·相对劳动生产率差异因素 | 第35-36页 |
| ·其它影响因素 | 第36-37页 |
| ·人民币汇率评估的框架体系构建 | 第37-39页 |
| 3 人民币汇率评估基准测算模型体系研究 | 第39-50页 |
| ·人民币汇率评估基准的测算路径 | 第40页 |
| ·人民币汇率评估基准测算模型体系的构建 | 第40-42页 |
| ·人民币汇率评估基准测算模型及其功能分析 | 第42-48页 |
| ·均衡汇率决定模型 | 第42-46页 |
| ·均衡汇率决定模型比较分析 | 第46-48页 |
| ·人民币汇率评估基准合成与运用 | 第48-50页 |
| 4 相关数据的定义、搜集与处理 | 第50-58页 |
| ·基础统计指标和评估基准体系指标的建立 | 第50-53页 |
| ·统计指标建立基准 | 第50-52页 |
| ·名义变量向实际变量转化 | 第52页 |
| ·基础统计指标和评估体系指标的建立 | 第52-53页 |
| ·基础统计指标数据和基准体系指标数据定义 | 第53-54页 |
| ·人民币汇率评估基准变量定性分析 | 第54-57页 |
| ·基础统计指标数据和评估基准体系指标数据的来源、搜集与整理 | 第57-58页 |
| 5 人民币汇率评估基准测算模型适应性检验 | 第58-73页 |
| ·购买力评价模型检验 | 第58-61页 |
| ·基础要素均衡汇率(FEER)模型检验 | 第61-62页 |
| ·行为均衡汇率(BEER)模型检验 | 第62-65页 |
| ·时间序列的ADF单整检验 | 第64页 |
| ·协整检验 | 第64-65页 |
| ·均衡真实汇率(ERER)模型检验 | 第65-66页 |
| ·“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模型检验 | 第66-73页 |
| ·模型假设 | 第67-68页 |
| ·模型检验 | 第68-70页 |
| ·艾格特模型的构建及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 | 第70-73页 |
| 6 人民币均衡汇率的测算与人民币汇率合理性评价 | 第73-81页 |
| ·单因素人民币汇率评估基准的测算 | 第73-76页 |
| ·依据购买力评价理论进行测算 | 第73-74页 |
| ·依据行为均衡理论进行测算 | 第74-75页 |
| ·依据“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理论进行测算 | 第75-76页 |
| ·多因素人民币汇率评估基准的测算 | 第76-79页 |
| ·人民币汇率的合理性评价 | 第79-81页 |
| 7 结论与展望 | 第81-82页 |
| 参考文献 | 第82-86页 |
| 附录 | 第86-92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92-93页 |
| 致谢 | 第9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