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农业科学论文--植物保护论文--病虫害及其防治论文--植物病害及其防治论文--侵(传)染性病害论文

腐烂茎线虫种内不同群体形态及遗传分析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9页
前言第9-10页
上篇 文献综述第10-22页
 第一章 腐烂茎线虫概述第11-14页
  1 腐烂茎线虫的经济重要性第11页
  2 腐烂茎线虫的形态描述第11页
  3 腐烂茎线虫的分类地位第11页
  4 腐烂茎线虫在全世界及我国的分布第11-12页
  5 腐烂茎线虫的寄主范围第12-13页
  6 腐烂茎线虫的危害症状第13页
  7 腐烂茎线虫的生物学特性第13-14页
 第二章 植物寄生线虫的分类鉴定方法第14-22页
  1 形态学特征分类鉴定第14页
   ·光学显微镜技术第14页
   ·电子显微镜技术第14页
  2 鉴别寄主反应鉴定第14-15页
  3 分子鉴定第15-20页
   ·同工酶分析第15-16页
   ·DNA技术第16-20页
  4 特异引物的应用第20-22页
   ·基于rDNA-ITS区域上的特异性引物第20页
   ·基于基因组DNA的特异性引物第20-22页
下篇 研究内容第22-41页
 第一章 腐烂茎线虫的遗传分析第23-32页
  1 材料与方法第24-26页
   ·材料第24-25页
   ·实验方法第25-26页
  2 结果与分析第26-30页
   ·PCR扩增第26-27页
   ·RFLP分析第27-29页
   ·PCR扩增产物序列比对第29-30页
  3 讨论第30-32页
 第二章 腐烂茎线虫不同群体形态的研究第32-4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33-35页
   ·线虫种群第33页
   ·实验方法第33-3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35-38页
  3 讨论第38-41页
全文结论第41-43页
参考文献第43-47页
附录 二种茎线虫核糖体ITS区序列比较结果第47-55页
致谢第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隐喻图形在平面设计中的运用研究
下一篇:中国武侠电影与动作导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