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玉自然沁色和人工作沁的对比研究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绪论 | 第10-14页 |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二、古玉沁色及沁色伪古玉当前研究现状 | 第11-12页 |
| 三、工作量统计 | 第12-14页 |
| 2 产地及矿床地质特征 | 第14-20页 |
| ·产地及矿床地质特征概述 | 第14-16页 |
| ·本文样品的产地及矿床地质特征 | 第16-20页 |
| ·岫岩闪石玉原生矿 | 第16-18页 |
| ·岫岩闪石玉砂矿 | 第18-20页 |
| 3 宝石学特征研究 | 第20-47页 |
| ·光学性质 | 第20-23页 |
| ·颜色 | 第20-21页 |
| ·光泽及透明度 | 第21页 |
| ·折射率 | 第21页 |
| ·光性特征 | 第21-22页 |
| ·多色性 | 第22页 |
| ·吸收光谱 | 第22页 |
| ·发光性 | 第22页 |
| ·特殊光学效应 | 第22-23页 |
| ·力学性质 | 第23-25页 |
| ·密度 | 第23-24页 |
| ·硬度 | 第24页 |
| ·韧度 | 第24页 |
| ·解理、断口 | 第24-25页 |
| ·薄片显微结构观察 | 第25-33页 |
| ·样品描述 | 第25-28页 |
| ·薄片显微观察 | 第28-30页 |
| ·天然沁色样品的变质演化过程 | 第30-32页 |
| ·沁色样品受沁过程分析 | 第32-33页 |
| ·X 射线粉晶衍射研究 | 第33-37页 |
| ·样品制备 | 第33-34页 |
| ·结果及讨论 | 第34-37页 |
| ·红外光谱研究 | 第37-47页 |
| ·样品制备 | 第37-39页 |
| ·测试及结果 | 第39-42页 |
| ·讨论 | 第42-47页 |
| 4 沁色软玉化学成分研究 | 第47-58页 |
| ·样品制备 | 第47-48页 |
| ·样品描述 | 第47页 |
| ·样品准备 | 第47-48页 |
| ·结果 | 第48-51页 |
| ·讨论 | 第51-58页 |
| ·天然受沁样品 | 第51-54页 |
| ·作沁伪古玉样品 | 第54-58页 |
| 5 作伪实验 | 第58-62页 |
| ·常见古玉作沁方法及辨伪概述 | 第58-60页 |
| ·烤色薄片 | 第58页 |
| ·血沁玉 | 第58-59页 |
| ·火烧玉 | 第59页 |
| ·琥珀玉 | 第59页 |
| ·羊玉、狗玉 | 第59页 |
| ·叩锈 | 第59-60页 |
| ·作伪实验 | 第60-62页 |
| ·酸化伪造作黑沁 | 第60-61页 |
| ·煨炙法伪造作沁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6页 |
| 附录 | 第66页 |
| 作者简介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