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8页 |
| 1 绪论 | 第8-16页 |
| ·嵌入式系统概述 | 第8-10页 |
| ·图像拼接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 ·本课题的研究意义 | 第13-15页 |
| ·本论文的组织和安排 | 第15-16页 |
| 2 嵌入式系统硬件软件平台 | 第16-25页 |
| ·ARM 体系结构 | 第16-19页 |
| ·ARM 寄存器的组织 | 第16-18页 |
| ·ARM 内存管理 | 第18页 |
| ·ARM 异常处理 | 第18-19页 |
| ·ARM 处理器状态 | 第19页 |
| ·ARM 指令集 | 第19页 |
| ·采用ARM9 内核的的53C2410 微处理器简介 | 第19-20页 |
| ·WINDOWS CE 5.0 软件平台 | 第20-23页 |
| ·Windows CE 概述 | 第21页 |
| ·Windows CE 操作系统模型 | 第21-22页 |
| ·Windows CE 应用在医疗领域的优势 | 第22-23页 |
| ·基于ARM 的软件开发 | 第23-24页 |
|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 3 系统BOOTLOADER 的设计和USB 摄像头驱动程序的开发 | 第25-49页 |
| ·ARM 嵌入式系统的BOOTLOADER 的设计和实现 | 第25-35页 |
| ·BootLoader 概念 | 第25-27页 |
| ·BootLoader 典型的结构框架 | 第27-28页 |
| ·三星53C2410 ARM9 处理器BootLoader 设计 | 第28-30页 |
| ·53C2410 BootLoader Stage 1 的实现步骤 | 第30-33页 |
| ·内存管理单元MMU 的使用 | 第33-35页 |
| ·USB 摄像头驱动的开发 | 第35-47页 |
| ·Windows CE 提供的驱动模型 | 第35-36页 |
| ·流接口驱动工作结构 | 第36-37页 |
| ·流接口驱动程序入口点函数 | 第37-38页 |
| ·流接口USB 设备加载及卸载过程分析 | 第38-42页 |
| ·图像采集的基本结构以OV511+为例 | 第42页 |
| ·USB 摄像头驱动的具体实现,以OV511 为例 | 第42-45页 |
| ·视频数据的分析和显示以OV511 为例 | 第45-47页 |
| ·小结 | 第47-49页 |
| 4 基于SIFT 特征的图像拼接技术 | 第49-72页 |
| ·引言 | 第49-50页 |
| ·SIFT 特征提取 | 第50-55页 |
| ·图像的多尺度表示 | 第50页 |
| ·SIFT 特征提取 | 第50-53页 |
| ·SIFT 的局部特征描述 | 第53-55页 |
| ·特征匹配 | 第55-58页 |
| ·最邻近点优先搜索 | 第55-56页 |
| ·利用RANSAC 排除外点 | 第56-58页 |
| ·图像变换模型参数的计算 | 第58-64页 |
| ·参数投视变换模型 | 第58-61页 |
| ·变换参数的求解[54][55] | 第61-64页 |
| ·图像的融合 | 第64-71页 |
| ·平均值法 | 第65-66页 |
| ·加权平均法 | 第66-67页 |
| ·多分辨率样条融合 | 第67-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 5 全文工作总结 | 第72-73页 |
| 致谢 | 第73-74页 |
| 参考文献 | 第74-77页 |
| 附录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