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8页 |
1 绪论 | 第8-12页 |
·选题背景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0页 |
·国外房地产信托研究现状 | 第8-9页 |
·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 | 第9-10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0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论文的研究范围界定与主要内容 | 第11-12页 |
2 房地产信托与道德风险的基本理论 | 第12-21页 |
·房地产信托的基本理论 | 第12-15页 |
·房地产信托的三个基本要素 | 第12-13页 |
·房地产信托的主要种类 | 第13-14页 |
·房地产信托的运作流程 | 第14-15页 |
·道德风险与信息不对称 | 第15-19页 |
·信息不对称的基本理论 | 第16-18页 |
·道德风险的基本理论 | 第18-19页 |
·房地产信托中“道德风险”行为界定 | 第19-20页 |
·小结 | 第20-21页 |
3 房地产信托业中道德风险的现状 | 第21-29页 |
·房地产信托行业发展现状 | 第21-23页 |
·房地产信托发展历程回顾 | 第21-22页 |
·房地产信托产品投资收益现状 | 第22-23页 |
·房地产信托行业投资者构成现状 | 第23页 |
·房地产信托中道德风险的现状 | 第23-28页 |
·道德风险在房地产信托系统风险中的特殊性 | 第24-26页 |
·德隆系下伊斯兰信托与金新信托道德风险分析 | 第26-28页 |
·小结 | 第28-29页 |
4 房地产信托业产生道德风险的根源分析 | 第29-38页 |
·房地产信托行业存在的制度与机制问题 | 第29-31页 |
·信托投资公司集受托人与管理人于一身产生的问题 | 第30页 |
·对信托投资公司的外部监控不足 | 第30-31页 |
·信托经理任用制度缺陷 | 第31页 |
·房地产信托行业存在的寻租问题 | 第31-34页 |
·寻租的基本理论 | 第31-32页 |
·房地产企业与信托投资公司之间的寻租行为 | 第32-33页 |
·咨询公司与信托投资公司之间的寻租行为 | 第33-34页 |
·房地产企业与咨询公司之间的寻租行为 | 第34页 |
·信托投资公司与监管部门在利益追逐中发生的寻租行为 | 第34页 |
·房地产信托行业关联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 第34-36页 |
·关联交易的基本概念 | 第34-35页 |
·信托投资公司在与其关联企业的关联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 第35-36页 |
·信托投资公司在与金融机构的关联交易中存在的问题 | 第36页 |
·信托投资公司的企业价值观取向错位 | 第36-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5 道德风险下房地产信托的多级委托代理模型 | 第38-51页 |
·委托代理理论基础 | 第38-40页 |
·委托代理关系的必备条件 | 第38-39页 |
·委托代理模型下最优激励方案的两个必备条件 | 第39页 |
·委托代理模型可以解决的问题 | 第39-40页 |
·一般委托代理的数学模型 | 第40-41页 |
·房地产信托多级委托代理模型 | 第41-48页 |
·房地产信托的多级委托代理关系 | 第42-43页 |
·房地产信托的两级委托代理模型 | 第43-48页 |
·房地产信托多级委托代理模型的现实意义 | 第48-49页 |
·小结 | 第49-51页 |
6 房地产信托业道德风险的治理模式 | 第51-58页 |
·对信托投资公司制定更加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 | 第51-52页 |
·加快建立和完善房地产信托行业制度与机制 | 第52-55页 |
·规范的房地产信托行业准入制度 | 第52页 |
·将创新的投保机制引入到房地产信托 | 第52-53页 |
·成立委托人监督委员会 | 第53页 |
·加强监管当局内部监管机制 | 第53-54页 |
·建立和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及信用体系 | 第54-55页 |
·走REITs 发展的模式有效降低房地产信托中的道德风险 | 第55-56页 |
·借鉴REITs 分离信托投资公司受托人和管理人的双重角色 | 第56页 |
·借鉴REITs 降低关联交易带来的损失 | 第56页 |
·培养机构投资者、加强投资者道德风险教育 | 第56-57页 |
·为培养机构投资者创造良好的条件 | 第56-57页 |
·加强投资者道德风险教育 | 第57页 |
·小结 | 第57-58页 |
7 结束语 | 第58-60页 |
致谢 | 第60-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3页 |
附录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