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化学工业论文--制药化学工业论文--有机化合物药物的生产论文

α-亚麻酸的纯化和改性研究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英文缩略表第11-12页
第一章 绪论第12-26页
   ·α-亚麻酸的功效与来源第12-13页
     ·α-亚麻酸的功效第12页
     ·ALA的来源第12-13页
   ·ALA的纯化工艺进展第13-17页
     ·低温结晶法第13页
     ·尿素包合法第13-14页
     ·吸附分离法和硝酸银络合法第14页
     ·酶浓缩法第14-15页
     ·分子蒸馏法第1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第15-17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法第15页
       ·超临界流体萃取与其它技术的结合第15-17页
   ·天然抗氧化剂对ALA的抗氧化效果研究第17-20页
     ·PUFAs的氧化机制第17-18页
     ·天然抗氧化剂的进展第18-19页
       ·生育酚第18页
       ·茶多酚第18页
       ·黄酮类第18-19页
       ·植酸第19页
       ·类胡萝卜素第19页
     ·油脂的氧化稳定性及测定第19-20页
   ·ALA的改性研究-与植物甾醇的酯化反应第20-24页
     ·化学法合成植物甾醇酯第21-23页
       ·羧酸直接酯化法第21页
       ·酸酐酯化法第21-22页
       ·酰氯酯化法第22页
       ·醇酯交换法第22-23页
     ·酶法合成第23-24页
       ·酶催化合成植物甾醇脂肪酸酯第23-24页
       ·超临界中酶催化合成甾醇脂肪酸酯第24页
   ·本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24-26页
第二章 ALA的提纯研究第26-35页
   ·前言第26页
   ·材料与方法第26-28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第26页
     ·脲包法实验步骤第26-27页
     ·通用旋转组合实验设计第27页
     ·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分析第27-28页
       ·样品准备第27页
       ·气相色谱分析条件第27-28页
   ·结果与分析第28-34页
     ·脂肪酸的气相色谱定性第28页
     ·通用旋转组合设计回归模型的建立第28-31页
       ·回归模型的建立第28-30页
       ·脲包法实验因子的显著性分析和最佳工艺条件第30-31页
     ·响应面分析第31-34页
     ·数学模型的建立第34页
   ·讨论第34-35页
第三章 天然抗氧化剂对ALA的抗氧化效果研究第35-41页
   ·前言第35页
   ·材料与方法第35-36页
     ·主要材料与仪器第35页
     ·实验方法第35-36页
       ·Schaal烘箱法第35-36页
       ·Racimat仪诱导期测定法第36页
     ·分析方法第36页
   ·结果与讨论第36-40页
     ·Schaal烘箱法测定不同天然抗氧化剂对ALA乙酯抗氧化效果第36-39页
       ·不同天然抗氧化剂对ALA乙酯氧化稳定性的比较第36-37页
       ·相同天然抗氧化剂不同添加量对ALA乙酯抗氧化效果的比较第37-38页
       ·相同天然抗氧化剂不同纯度对ALA乙酯抗氧化效果的比较第38-39页
     ·Racimat仪诱导期测定法测定不同天然抗氧化剂效果第39-40页
     ·schaal烘箱法和Racimat仪诱导期测定法的比较第40页
   ·结论第40-41页
第四章 植物甾醇和甾醇酯的分离分析方法研究第41-48页
   ·前言第41页
   ·材料与方法第41-42页
     ·实验材料与仪器设备第41-42页
     ·实验方法第42页
       ·植物甾醇的精制第42页
       ·紫外分析第42页
       ·红外分析第42页
       ·植物甾醇的气相色谱定量第42页
   ·结果与讨论第42-48页
     ·植物甾醇和ALA甾醇酯的定性分析第42-45页
       ·植物甾醇的气相色谱分析第42-43页
       ·植物甾醇和ALA甾醇酯的紫外分析第43-44页
       ·植物甾醇和ALA甾醇酯的红外分析第44-45页
     ·植物甾醇和ALA甾醇酯的定量分析第45-47页
       ·植物甾醇标准曲线的建立第45-46页
       ·定量方法的检测第46页
       ·ALA甾醇酯的定性分析第46-47页
     ·讨论第47-48页
第五章 ALA的改性-与植物甾醇的酯化研究第48-57页
   ·前言第48页
   ·材料与方法第48-49页
     ·材料与设备第48-49页
     ·实验方法第49页
       ·植物甾醇与ALA的酯化反应第49页
       ·甾醇酯的定性分析第49页
         ·薄层色谱第49页
         ·红外光谱分析第49页
       ·酯化率的计算和ALA甾醇酯的气相色谱分析第49页
   ·结果与讨论第49-56页
     ·反应产物的定性分析-薄层层析定性第49-50页
     ·微波功率的测量方法第50页
     ·单因素微波合成植物甾醇脂肪酸酯第50-53页
       ·物料比对酯化产率的影响第51页
       ·微波功率对酯化产率的影响第51页
       ·反应时间对酯化产率的影响第51-52页
       ·催化剂量对酯化产率的影响第52-53页
       ·间歇式加热的单次加热时间对酯化产率的影响第53页
     ·实验条件优化第53-55页
     ·产品的红外分析和ALA植物甾醇酯的精制第55-56页
   ·结论第56-57页
第六章 全文结论第57-58页
 1 ALA的纯化研究第57页
 2 ALA的抗氧化研究第57页
 3 ALA的改性研究-植物甾醇脂肪酸酯的合成研究第57-58页
参考文献第58-63页
致谢第63-64页
作者简历第64页

论文共6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隐性采访的法理论析与制度建构--以对企业的隐性采访为主线
下一篇:不同心脏保存液对离体鼠心低温保存效果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