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盆地冬小麦农田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与CO2净交换的关系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6页 |
·科学背景 | 第11页 |
·气体通量的观测方法 | 第11-12页 |
·当前陆地碳循环研究进展 | 第12页 |
·水分利用效率研究的多尺度概念 | 第12-14页 |
·叶片尺度的水分利用效率 | 第13页 |
·冠层尺度的水分利用效率 | 第13页 |
·区域尺度的水分利用效率 | 第13-14页 |
·生态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相关研究进展 | 第14页 |
·本研究的目的、意义、主要内容 | 第14-16页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页 |
·主要研究内容 | 第14-16页 |
第二章 研究方法与数据处理 | 第16-22页 |
·试验材料 | 第16-19页 |
·试验站点概况 | 第16-17页 |
·试验材料概况 | 第17-19页 |
·异常值剔除和质量控制 | 第19-20页 |
·缺失数据的插补 | 第20页 |
·数据分析 | 第20-22页 |
第三章 环境因子对CO_2净交换的影响 | 第22-30页 |
·NEE、R_(eco)、GEP的变化 | 第22-23页 |
·NEE、R_(eco)、GEP的日变化 | 第22页 |
·NEE、R_(eco)、GEP的季节变化 | 第22-23页 |
·不同生育期内碳源汇变化特征 | 第23-24页 |
·CO_2通量与PAR、T的关系 | 第24-28页 |
·NEE与PAR的关系 | 第24-26页 |
·NEE与T的关系 | 第26-27页 |
·GEP与T的关系 | 第27-28页 |
·生态系统呼吸R_(eco)与温度T的关系 | 第28-29页 |
·小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四章 环境因子对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第30-36页 |
·水分利用效率 | 第30页 |
·ET与PAR、T、土壤水分的关系 | 第30-32页 |
·ET与PAR的关系 | 第30-31页 |
·ET与T的关系 | 第31页 |
·ET与土壤水分的关系 | 第31-32页 |
·ET与NEE、R_(eco)、GEP的关系 | 第32-33页 |
·两种水分利用效率 | 第33-34页 |
·本章小结 | 第34-36页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第36-38页 |
·主要结论 | 第36页 |
·冬小麦的碳通量变化特征 | 第36页 |
·冬小麦CO_2净交换的影响因子 | 第36页 |
·冬小麦农田不同生育期内的碳源与汇分布 | 第36页 |
·ET变化的影响因子 | 第36页 |
·两个计算水平上的水分利用效率 | 第36页 |
·存在的不足 | 第36-37页 |
·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 | 第36-37页 |
·研究结论的局限性 | 第37页 |
·研究展望 | 第37-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44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44-45页 |
致谢 | 第45-46页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第46-4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