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网膜光学相干层析成像(OCT)模式识别与诊断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6页 |
| ·概述 | 第9-14页 |
| ·光学层析成像技术概述 | 第9-10页 |
| ·眼科影像学检查方法 | 第10-12页 |
| ·为什么要选用 OCT | 第12-14页 |
|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 | 第14-16页 |
| 第2章 OCT工作原理 | 第16-31页 |
| ·迈克尔逊干涉仪 | 第16-17页 |
| ·自由空间中的迈克尔逊干涉仪 | 第16页 |
| ·光纤迈克尔逊干涉仪 | 第16-17页 |
| ·低相干光学原理 | 第17-21页 |
| ·光学层析技术 | 第21-22页 |
| ·低相干光源 | 第22-25页 |
| ·理想单色光的干涉信号强度分布 | 第23页 |
| ·横向和纵向分辨率 | 第23-25页 |
| ·信号处理系统 | 第25-30页 |
| ·硬件部分 | 第27-28页 |
| ·软件部分 | 第28-30页 |
|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3章 基于视网膜光学层析成像的诊断方法 | 第31-39页 |
| ·眼组织与功能 | 第31-32页 |
| ·视网膜组织结构 | 第32-34页 |
| ·实用 OCT系统简介 | 第34-36页 |
| ·STRATUS ~(TM)OCT基本原理 | 第34-35页 |
| ·STRATUS~(TM)OCT分析结果 | 第35-36页 |
| ·基于视网膜光学层析成像的诊断方法 | 第36-38页 |
| ·本章小结 | 第38-39页 |
| 第4章 视网膜 OCT图像预处理 | 第39-48页 |
| ·图像二值化 | 第39-40页 |
| ·图像轮廓提取 | 第40-47页 |
| ·彩色分割 | 第40-42页 |
| ·基于数学形态学图像分割 | 第42-43页 |
| ·边缘检测 | 第43-44页 |
| ·图像轮廓提取结果 | 第44-47页 |
| ·本章小结 | 第47-48页 |
| 第5章 基于 K-L变换的特征提取 | 第48-62页 |
| ·K-L变换的讨论 | 第49-54页 |
| ·K-L特征空间的奇异值分解 | 第54-57页 |
| ·OCT图像的特征提取 | 第57-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2页 |
| 第6章 分类器设计及实验结果 | 第62-76页 |
| ·最近邻法 | 第63-65页 |
| ·BP神经网络 | 第65-67页 |
| ·几种图像识别方法结果比较 | 第67-73页 |
| ·OCT图像识别诊断实现 | 第73-75页 |
| ·本章小结 | 第75-76页 |
| 结论 | 第76-78页 |
| 参考文献 | 第78-8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第83-84页 |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