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组织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23页 |
·选题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12-14页 |
·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 | 第14-20页 |
·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 | 第20-21页 |
·课题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第21-23页 |
第2章 网络组织的理论研究 | 第23-44页 |
·网络组织兴起的背景分析 | 第23-31页 |
·网络组织兴起的环境 | 第23-27页 |
·组织结构的演进 | 第27-31页 |
·网络组织的定义、分类和特征 | 第31-38页 |
·网络组织的定义 | 第31-33页 |
·网络组织的分类 | 第33-35页 |
·网络组织的特征 | 第35-38页 |
·网络组织产生的理论解释 | 第38-43页 |
·交易成本理论 | 第38-41页 |
·分工与专业化理论 | 第41-42页 |
·资源观理论 | 第42页 |
·学习理论 | 第42-43页 |
·本章小节 | 第43-44页 |
第3章 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基本理论 | 第44-65页 |
·产业竞争力内涵 | 第44-49页 |
·产业竞争力的定义 | 第44-45页 |
·产业竞争力的研究范畴 | 第45-46页 |
·产业竞争力与国家竞争力、企业竞争力 | 第46-49页 |
·产业竞争力形成的理论基础 | 第49-52页 |
·比较优势理论 | 第49-50页 |
·新贸易理论和空间经济学理论 | 第50-51页 |
·竞争优势理论 | 第51-52页 |
·产业竞争力的来源 | 第52-55页 |
·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现状 | 第55-64页 |
·中国制造业基本情况 | 第55-59页 |
·中国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现状 | 第59-61页 |
·与发达国家的主要差距 | 第61-64页 |
·本章小节 | 第64-65页 |
第4章 战略联盟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 第65-90页 |
·战略联盟的内涵 | 第65-73页 |
·战略联盟的含义 | 第65-66页 |
·战略联盟的特征 | 第66-68页 |
·战略联盟的类型 | 第68-73页 |
·战略联盟的组织价值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 | 第73-80页 |
·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知识溢出 | 第73-76页 |
·生产联盟的组织价值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 | 第76-77页 |
·市场联盟的组织价值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 | 第77-78页 |
·知识联盟的组织价值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 | 第78-80页 |
·战略联盟的主要风险及风险规避 | 第80-89页 |
·关系风险和绩效风险 | 第80-81页 |
·关系风险的分类 | 第81-82页 |
·关系风险规避的基本途径 | 第82-83页 |
·关系风险规避机制 | 第83-89页 |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5章 供应链联盟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 第90-113页 |
·供应链联盟的内涵 | 第90-96页 |
·供应链联盟的含义 | 第90-91页 |
·供应链联盟的特征 | 第91-92页 |
·供应链联盟与战略联盟的比较 | 第92-93页 |
·供应链联盟的类型 | 第93-96页 |
·供应链联盟的组织价值分析 | 第96-101页 |
·规模经济 | 第96-98页 |
·范围经济 | 第98-99页 |
·联结经济 | 第99-101页 |
·供应链联盟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 | 第101-105页 |
·对生产要素条件的影响 | 第101-102页 |
·对需求条件的影响 | 第102-103页 |
·对相关及辅助产业的影响 | 第103页 |
·对企业经营战略与竞争的影响 | 第103-105页 |
·供应链联盟的主要风险及规避机制 | 第105-112页 |
·供应链联盟的生命周期 | 第105-106页 |
·基于“牛鞭效应”的绩效风险 | 第106-107页 |
·合作中的竞争风险 | 第107-110页 |
·风险规避机制 | 第110-112页 |
·本章小节 | 第112-113页 |
第6章 动态联盟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 第113-127页 |
·动态联盟的内涵 | 第113-119页 |
·动态联盟的含义 | 第113-114页 |
·动态联盟的特征 | 第114-115页 |
·动态联盟与供应链联盟的比较 | 第115-117页 |
·动态联盟的类型 | 第117-119页 |
·动态联盟的组织价值分析 | 第119-121页 |
·速度经济 | 第119-120页 |
·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 | 第120-121页 |
·网络经济 | 第121页 |
·动态盟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 | 第121-123页 |
·动态盟的主要风险及风险规避 | 第123-126页 |
·动态联盟的主要风险 | 第123-125页 |
·动态联盟的风险规避 | 第125-126页 |
·本章小结 | 第126-127页 |
第7章 产业集群与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 第127-147页 |
·产业集群的内涵 | 第127-134页 |
·产业集群的含义 | 第127-128页 |
·产业集群的特征 | 第128-129页 |
·产业集群与其它网络组织的比较 | 第129-131页 |
·产业集群的类型 | 第131-134页 |
·产业集群的组织价值及提升制造业产业竞争力的机理 | 第134-140页 |
·产业集群的组织价值 | 第134-137页 |
·产业集群提升制造业竞争力的机理分析 | 第137-140页 |
·影响组织绩效的主要风险因素及规避机制 | 第140-146页 |
·产业集群的生命周期 | 第140-141页 |
·结构性风险 | 第141-142页 |
·周期性风险 | 第142页 |
·网络性风险 | 第142-143页 |
·产业集群风险特征—相互增强机制 | 第143-144页 |
·产业集群的风险规避机制 | 第144-146页 |
·本章小结 | 第146-147页 |
第8章 实证分析 | 第147-166页 |
·案例一:产业集群与湖北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 第147-152页 |
·案例二:战略联盟与中国汽车制造业产业竞争力 | 第152-166页 |
第9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66-168页 |
·全文总结 | 第166-167页 |
·研究展望 | 第167-168页 |
参考文献 | 第168-176页 |
致谢 | 第176-177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科研情况 | 第1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