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经济学论文--经济学基本问题论文--经济范畴论文--劳动、劳动生产率、劳动分工论文

马克思主义劳动力商品理论在我国的现实发展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第1章 导论第9-12页
   ·研究背景第9-10页
   ·问题的提出第10页
   ·相关文献综述第10页
     ·关于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的论述第10页
     ·关于劳动力资本和劳动力产权的论述第10页
   ·结构安排第10-11页
   ·研究的创新点和研究局限第11-12页
第2章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商品理论的主要论述第12-14页
   ·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第12页
   ·关于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及工资第12页
   ·关于劳动力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第12-14页
第3章 现实发展之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也是商品第14-17页
   ·经济学界对社会主义条件下劳动力是否是商品存在争论第14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劳动力仍然是商品,包括国有企业的劳动力也是商品第14页
     ·国有企业的劳动力不是商品,私营企业的部分劳动力是商品第14页
     ·从三种企业性质看劳动力的商品属性各不相同第14页
   ·逐渐认识到社会主义劳动力的商品属性第14-17页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我国商品经济日益社会化的必然结果和内在要求第15页
     ·马克思关于劳动力成为商品的条件在社会主义阶段仍然存在第15-16页
     ·劳动力成为商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第16-17页
第4章 现实发展之二: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从商品化走向资本化第17-27页
   ·劳动力资本化的内涵第17-19页
     ·劳动力资本和劳动力商品不同第17-18页
     ·劳动力资本是劳动力商品的高级形式第18-19页
     ·劳动力资本和人力资本不能等同第19页
   ·劳动力资本化产生的必然性第19-23页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劳动力资本化第20-21页
     ·社会生产关系的变革要求劳动力资本化第21-23页
   ·劳动力资本化的意义第23-27页
     ·劳动力资本化,更能体现劳动人民当家作主,实现最有效的利益激励,提高劳动生产率第23页
     ·劳动力资本化,可以极大限度地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第23-24页
     ·劳动力资本化会促使劳动者提高自身的知识技术含量和劳动素质,促使经营者尊重人才、爱惜人才第24-25页
     ·劳动力资本化有利于我们明确社会主义企业的生产目的第25-26页
     ·劳动力资本化有利于抑制两极分化,更好地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第26页
     ·有助于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第5章详述)第26-27页
第5章 现实发展之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者在收入分配上不仅按劳动力价值得到工资,而且还参与剩余价值的分配第27-30页
   ·劳动力资本化的关键是明确剩余价值索取权第27页
   ·一般工人享有剩余索取权的实施构想第27-30页
第6章 现实发展之四: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逐步明确确立劳动力产权第30-39页
   ·劳动力产权的内涵及形式的演变第30-32页
     ·劳动力产权的内涵第30页
     ·劳动力产权的演变第30-31页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劳动力产权具有以下特征第31-32页
   ·我国必须明确确立劳动力产权第32-34页
     ·劳动力产权制度的改革是建立在企业与职工利益共同体基础上的第32-33页
     ·劳动力产权制度改革是国有企业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前提第33页
     ·劳动力产权制度的确立是加快实现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实质性突破第33页
     ·劳动力产权制度的确立是形成科技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制度环境的内在动力第33-34页
     ·劳动力产权制度的确立是解决国有企业活力不足的主要途径之一第34页
   ·我国的劳动力产权现状及原因第34-37页
     ·现状第34-35页
     ·原因第35-37页
   ·实现劳动力产权的措施第37-39页
     ·确立合理的收益分配制度是实现劳动力产权的根本的制度性保障第37页
     ·加快法律制度建设保障劳动力收益权的实现第37页
     ·加强配套条件与社会环境的建设,促进劳资利益分配的和谐第37-39页
参考文献第39-41页
致谢第41页

论文共4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企业战略风险的形成及防范机制研究
下一篇:吉林石化分公司双苯厂爆炸事件之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