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提要 | 第1-6页 |
| 一、论争前的鲁迅与“革命文学”倡导者 | 第6-13页 |
| (一) 彷徨、动荡中的鲁迅 | 第6-10页 |
| (二) 一次未能如愿的合作 | 第10-13页 |
| 二、重估“五四” | 第13-20页 |
| (一)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 第13-16页 |
| (二) 为何要重构“五四” | 第16-18页 |
| (三) 构建无产阶级的“五四” | 第18-20页 |
| 三、“革命文学”倡导者与鲁迅的分歧 | 第20-34页 |
| (一) “导师”心态与“中间物”定位 | 第20-24页 |
| (二) “全部的批判”与有限的批判 | 第24-27页 |
| (三) “为革命文学”与“为文学革命” | 第27-34页 |
| 结语 | 第34-35页 |
| 注释 | 第35-41页 |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 论文摘要(中文) | 第43-47页 |
| 论文摘要(英文) | 第47-52页 |
| 后记 | 第52-53页 |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53-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