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哲学、宗教论文--伦理学(道德哲学)论文

论诚信与和谐社会

内容提要第1-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对诚信的哲学理解第8-17页
 第一节 “诚”、“信”的古典语义第8-10页
  一、“诚”是天人之道第8-9页
  二、“信”是普遍的道德要求第9-10页
 第二节 诚信的本质含义第10-13页
  一、诚信的含义是诚实、守信、真实、无妄第10页
  二、诚信是权利与义务的统一第10-12页
  三、诚信本质上是一种实事求是的精神第12-13页
 第三节 诚信的道德价值第13-17页
  一、诚信是中国传统的道德规范第13-14页
  二、诚信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础第14-15页
  三、诚信是人类社会的价值目标和道德追求第15-17页
第二章 诚信对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第17-28页
 第一节 诚信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地位第17-18页
  一、诚信是和谐社会发展的核心价值第17-18页
  二、诚信是和谐社会发展的道德资源第18页
  三、诚信是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第18页
 第二节 诚信对构建和谐社会的作用第18-28页
  一、诚信对物质文明建设的作用第19-20页
  二、诚信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第20-21页
  三、诚信对政治文明建设的作用第21-23页
  四、诚信对社会文明建设的作用第23-28页
第三章 和谐社会与现代诚信精神的建设第28-34页
 第一节 和谐社会的概念第28-29页
 第二节 和谐社会的特征第29-31页
 第三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第31页
 第四节 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要求第31-34页
  一、社会各阶层要求第32页
  二、社会其他要求第32-34页
第四章 建设现代诚信的路径第34-41页
 第一节 强化诚信道德教育第34-36页
  一、加强诚信基础道德教育第35页
  二、加强公民诚信道德教育第35-36页
  三、加强职业诚信道德教育第36页
 第二节 加强诚信制度体系建设第36-38页
  一、提高对诚信制度建设的认识第36-37页
  二、完善诚信制度建设的内容第37-38页
 第三节 推进信用信息数据库建设第38-41页
  一、加强个人信用数据库建设第38-39页
  二、建立行业的企业信用数据库第39-40页
  三、企业自身也要建立信用数据库第40-41页
注释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论文摘要(中文)第43-45页
论文摘要(英文)第45-47页
后记第47页

论文共4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社会转型期的道德失范与重建
下一篇:转型期社会诚信的价值反思及其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