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东昆仑乌兰乌珠尔铜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远景评价
内容提要 | 第1-7页 |
前言 | 第7-10页 |
一、论文依托及选题 | 第7-8页 |
二、以往工作程度 | 第8页 |
三、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8-9页 |
四、完成工作量 | 第9-10页 |
第一章 区域地质背景 | 第10-20页 |
第一节区域地层 | 第13-16页 |
一、晚太古-中元古界 | 第13页 |
二、古生界 | 第13-14页 |
三、中生界 | 第14页 |
四、新生界 | 第14-16页 |
第二节区域构造 | 第16-17页 |
一、冰沟—景忍南断裂组 | 第16页 |
二、双石峡—小狼牙山断裂 | 第16页 |
三、阿达滩隐伏断裂 | 第16-17页 |
第三节区域岩浆岩 | 第17-18页 |
一、侵入岩 | 第17-18页 |
二、喷出岩 | 第18页 |
第四节区内矿床概述 | 第18-20页 |
第二章 乌兰乌珠尔矿区及矿床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 第20-42页 |
第一节矿区地质特征 | 第20-26页 |
一、矿区地层 | 第20页 |
二、矿区构造 | 第20-21页 |
三、矿区岩浆岩 | 第21-24页 |
四、蚀变破碎带 | 第24-26页 |
第二节含矿地质体微量元素特征 | 第26-33页 |
第三节矿床地质特征 | 第33-42页 |
一、矿体特征 | 第33-34页 |
二、矿石特征 | 第34-35页 |
三、矿物特征 | 第35-40页 |
四、围岩蚀变 | 第40-42页 |
第三章 成矿条件分析及成矿期次研究 | 第42-57页 |
第一节成矿地质条件 | 第42-46页 |
一、区域地质条件分析 | 第42-43页 |
二、矿区地质条件分析 | 第43-46页 |
第二节物理化学条件分析—流体包裹体研究 | 第46-55页 |
一、流体包裹体岩相学特征 | 第46-49页 |
二、流体包裹体显微测温 | 第49-54页 |
三、流体包裹体成分分析 | 第54-55页 |
第三节成矿期次的研究 | 第55-57页 |
第四章 矿床成因及成矿远景评价 | 第57-68页 |
第一节成矿作用浅析 | 第57-59页 |
第二节与国内外典型斑岩型铜矿床对比 | 第59-61页 |
第三节矿床类型及成矿模式 | 第61-65页 |
一、矿床类型 | 第61页 |
二、成矿模式探讨 | 第61-65页 |
第四节成矿远景评价 | 第65-68页 |
一、成矿条件分析 | 第66页 |
二、矿化蚀变分析 | 第66-67页 |
三、保存条件分析 | 第67-68页 |
结论 | 第68-70页 |
参考文献 | 第70-76页 |
图版Ⅰ | 第76-77页 |
图版Ⅱ | 第77-78页 |
图版Ⅲ | 第78-79页 |
图版Ⅳ | 第79-80页 |
图版Ⅴ | 第80-81页 |
图版Ⅵ | 第81-82页 |
中文摘要 | 第82-85页 |
Abstract | 第85-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