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7页 |
引言 | 第7-8页 |
一、杨名时及案件始末 | 第8-11页 |
二、雍正帝对杨名时态度的转变及二者的冲突 | 第11-19页 |
(一) “声名甚好”与“清操夙著” | 第11-13页 |
(二) 第一次泄密事件与“只知有身而不知君” | 第13-15页 |
(三) “乡愿”之辩与“洁己沽誉” | 第15-17页 |
(四) 再次泄露密折与“全无人臣之体” | 第17-19页 |
三、对雍正帝发动此案的蓄意性分析 | 第19-26页 |
(一) 雍正皇帝示意李卫写匿名参折 | 第19-20页 |
(二) 对会审结果的分析 | 第20-24页 |
(三) 一事而两视督抚 | 第24-26页 |
四、此案的必然性——儒家政治伦理与极端君主专制的冲突 | 第26-32页 |
(一) 儒家政治伦理与极端君主专制的矛盾 | 第26-27页 |
(二) 杨名时对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继承及此案的必然性分析 | 第27-30页 |
(三) 杨名时案的普遍性 | 第30-32页 |
结语 | 第32-33页 |
参考文献 | 第33-37页 |
后记 | 第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