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论文--中国经济论文--国民经济计划及其管理论文

基于我国不同时期经济伦理的经济效率分析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9-10页
   ·国内外研究综述第10-14页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第14-15页
   ·主要的创新点第15-16页
第二章 伦理思想在经济学中的体现运用第16-26页
   ·西方基督文化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影响第16-17页
     ·人对上帝信仰的服从第16页
     ·韦伯的基督文化认识第16-17页
   ·不同经济学派的伦理经济思想第17-22页
   ·边沁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的比较第22-26页
     ·边沁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发展思路造成经济效率的异同第22-24页
     ·对心理快乐和伦理快乐的再认识第24-26页
第三章 我国非市场经济下经济运行的实质第26-39页
   ·自然经济中经济运行的实质第26-29页
     ·我国古代经济的德性实质第26-28页
     ·儒家经济的道德价值第28-29页
   ·计划经济下的道德风险第29-34页
     ·分配者行为的扭曲第30-32页
     ·被分配者行为的扭曲第32-33页
     ·计划经济的道德选择第33-34页
   ·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双轨制下的伦理特点第34-39页
     ·计划道德在转轨时期中的衰落第34-36页
     ·双轨制下“利己”主义的确立第36-39页
第四章 我国市场体制下伦理对经济效率的影响第39-56页
   ·传统儒家文化对发展市场经济的制约与促进第39-44页
     ·儒家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冲突第39-41页
     ·儒家传统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契合第41-43页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与市场经济理念的互补第43-44页
   ·市场经济的道德分析第44-49页
     ·市场经济中道德的作用第44-46页
     ·道德的经济伦理问题第46-47页
     ·道德的经济管理功能第47-49页
   ·人性与经济的逻辑关系第49-51页
     ·有关性善与性恶的判断第49-50页
     ·尊重人本性的经济逻辑第50-51页
   ·市场经济运行中道德行为的博弈第51-56页
     ·市场经济下道德博弈的特点第51-52页
     ·博弈模型的建立和分析第52-56页
第五章 基于经济伦理的市场制度构建第56-73页
   ·我国不同时期经济GDP变化特点第56-59页
   ·从人伦社会到契约社会市场制度构建的基础第59-63页
     ·儒教伦理的制度缺陷第59-60页
     ·契约伦理的特征第60-61页
     ·契约伦理的实现方式第61-63页
   ·保障公平的市场制度第63-66页
     ·机会平等的市场制度保障第63-64页
     ·分配公平的市场制度保障第64-66页
   ·日本经济走向成功对我国的启示第66-71页
     ·日本产业政策对我国的启示第67-68页
     ·日本战后经济调节机制对我国的启示第68-69页
     ·日本企业经济发展中动力结构作用及启示第69-71页
   ·市场制度与经济效率第71-73页
     ·产权制度的规制第71-72页
     ·交易制度上的规制第72-73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73-74页
致谢第74-75页
参考文献第75-77页

论文共7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浸润性乳腺导管癌mtDNA突变及mt-mRNA、VEGF、BRCA1和PTEN的表达
下一篇:不典型二期梅毒部分免疫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