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经济论文--财政、金融论文--金融、银行论文--中国金融、银行论文--信贷论文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收益与风险研究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4页
第一章 绪论第14-26页
   ·本文的研究背景第14-15页
   ·本文的写作意义第15页
   ·国外的研究综述第15-21页
     ·国外实践发展综述第15-17页
       ·美国第16页
       ·加拿大第16页
       ·澳大利亚第16页
       ·小结第16-17页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第17-21页
       ·关于 MBS 市场运行效率及有效性的研究与讨论第18页
       ·对 MBSes 进行合理定价的技术研究第18-21页
   ·国内研究综述第21-24页
     ·国内实践发展综述第21-22页
     ·国内的理论研究综述第22-24页
       ·对我国开展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第22-23页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风险的研究第23页
       ·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收益的研究第23-24页
   ·本文的内容及创新之处第24-26页
第二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概论第26-33页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含义及基本原理第26-27页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含义第26页
     ·资产证券化的基本原理第26-27页
       ·资产组合机制第26-27页
       ·破产隔离机制第27页
       ·信用增级机制第27页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市场的主要组成部分第27-29页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参与主体第28-29页
       ·发起人第28页
       ·发行人第28-29页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介体第29页
       ·投资银行第29页
       ·贷款服务机构第29页
       ·其他机构第29页
   ·典型的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基本流程第29-31页
     ·建立特设机构(SPV),实现抵押贷款的出售第29页
     ·信用增级第29-30页
     ·抵押支持证券的评级第30页
     ·证券发行第30页
     ·对抵押贷款组合的管理,实施资金的分配第30-31页
   ·中国首例MBS 产品——“建元2005-1”基本情况第31-32页
     ·特设机构的设立第31页
     ·信用增级第31-32页
       ·优先/次级资产支持证券结构第31页
       ·信托储备金账户第31页
       ·回购协议第31-32页
     ·贷款本息的分配第32页
   ·本章小结第32-33页
第三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收益分析第33-40页
   ·发起人的收益分析第33-35页
     ·解决长短期不匹配问题,改善资产负债管理第33-34页
     ·分散银行经营风险,有利于银行稳健运营第34页
     ·提高资本充足率,加强资本管理第34-35页
     ·增加服务费收入,提高商业银行盈利能力第35页
   ·投资者收益第35-38页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具备更小的投资风险第36-37页
       ·破产隔离机制可以有效规避风险第36页
       ·基础资产的优质性为本息支付提供保障第36页
       ·信用增级机制进一步降低风险第36-37页
     ·住房抵押证券化可以提供更多的投资品种第37页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产品具备更高的投资收益第37-38页
       ·流动性增强第37页
       ·相对收益率较高第37-38页
       ·避免双重征税,减少投资成本第38页
   ·发行人的收益第38-39页
     ·获取受托报酬第38-39页
     ·信誉收益和先动优势第39页
   ·本章小结第39-40页
第四章 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的风险分析第40-46页
   ·发起人面临的风险第40-42页
     ·没有将资产真实出售而面临的风险第40页
     ·当已出售贷款发现质量问题面临回购的风险第40-41页
     ·资产质量的任何下降将影响其声誉和评级第41页
     ·利润损失风险第41-42页
     ·打破了传统银行领域的垄断,竞争加剧第42页
   ·投资者面临的风险第42-45页
     ·与抵押贷款相关的风险第42-43页
     ·与资产支持证券相关的风险第43-45页
       ·提前偿付风险第43-44页
       ·资产支持证券利率风险第44-45页
   ·本章小结第45-46页
第五章 对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主要参与主体的对策建议第46-58页
   ·对发起人的建议第46-51页
     ·与相关机构通力合作,尽快制定真实出售的标准第46-48页
       ·追索权第47页
       ·定价机制第47页
       ·赎回或购买权第47页
       ·剩余收益的归属第47-48页
     ·严格贷款管理,最小化贷款质量风险第48-50页
       ·加强贷前调查,严把贷款准入关第48-49页
       ·对借款人定期进行贷后审查第49页
       ·定期对抵押物进行贷后检查第49-50页
     ·实施卖权保护制度,控制提前偿付风险第50-51页
       ·锁住制度第50页
       ·提前偿付罚金制度第50-51页
       ·收益率维持制度第51页
   ·对投资者权衡收益和风险的建议第51-58页
     ·我国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合理定价模型的构建第52-57页
       ·国库券的定价方法第52-54页
       ·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的定价方法第54-57页
     ·实证分析——对“建元2005-1”A 级证券定价的估计第57-58页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第58-60页
参考文献第60-62页
致谢第62-63页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第63-64页
附录一第64-66页
附录二第66-67页
附录三第67-68页
附录四第68-69页
附录五第69-74页
附录六第74-80页

论文共8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形态学与模糊理论的图像分割算法研究与应用
下一篇:萃取和结晶与柱层析结合提取高纯度茄尼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