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非球面角膜曲面建模及应用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1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19页 |
| ·研究背景 | 第11-14页 |
| ·CAD/CAM 技术与生物医学工程 | 第11页 |
| ·CAD/CAM 技术在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应用 | 第11-12页 |
| ·屈光手术 | 第12-14页 |
| ·国内外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 ·国外的研究状况 | 第14页 |
| ·国内的研究状况 | 第14-15页 |
| ·课题来源 | 第15-17页 |
| ·课题研究意义 | 第17页 |
| ·论文主要内容 | 第17-19页 |
| 第二章 眼屈光学基础及其基本理论 | 第19-30页 |
| ·眼屈光学基础 | 第19-22页 |
| ·眼屈光与几何光学 | 第19页 |
| ·眼球的结构及光学特性 | 第19-22页 |
| ·屈光不正概述 | 第22-25页 |
| ·屈光不正的定义 | 第22页 |
| ·屈光不正的分类 | 第22-25页 |
| ·设计眼与简化眼 | 第25-27页 |
| ·设计眼基本数据 | 第25-26页 |
| ·简化眼 | 第26-27页 |
| ·眼球各屈光系统屈光度计算 | 第27-28页 |
| ·角膜系统的屈光力计算 | 第27-28页 |
| ·晶体屈光力的计算 | 第28页 |
| ·全眼球屈光度 | 第28页 |
| ·本章小结 | 第28-30页 |
| 第三章 非球面角膜曲面模型的建立 | 第30-54页 |
| ·矫正模型的回顾 | 第30-34页 |
| ·Munnerlyn 模型 | 第30页 |
| ·江海河等人的工作 | 第30-31页 |
| ·Gatinel 的工作 | 第31页 |
| ·南航的研究工作 | 第31-34页 |
| ·角膜曲面数学模型 | 第34-36页 |
| ·模型方程的推导 | 第36-41页 |
| ·初始角膜模型 | 第36-38页 |
| ·术后角膜模型 | 第38页 |
| ·常数t_0 的确定 | 第38-39页 |
| ·术区任意位置处的切削量 | 第39页 |
| ·最大切削量的计算 | 第39-40页 |
| ·患者术前检查及方程中参数的计算 | 第40-41页 |
| ·MATLAB 简介 | 第41-43页 |
| ·模型仿真 | 第43-53页 |
| ·单纯近视情形 | 第43-45页 |
| ·近视散光情形 | 第45-48页 |
| ·模型中各参数对手术切削深度的影响 | 第48-51页 |
| ·屈光手术参数选择建议 | 第51-53页 |
| ·本章小结 | 第53-54页 |
| 第四章 模型算法在矫正设备中的实现 | 第54-73页 |
| ·激光与角膜组织的相互作用 | 第54-57页 |
| ·激光与激光器 | 第54-57页 |
| ·激光与生物组织相互作用 | 第57页 |
| ·激光光斑与切削表面粗糙度关系 | 第57-60页 |
| ·光斑参数 | 第57-59页 |
| ·叠加的方式 | 第59-60页 |
| ·模型算法在在矫正设备中的实现 | 第60-71页 |
| ·准分子激光眼科治疗机工作原理 | 第60-62页 |
| ·准分子激光人眼像差矫正系统 | 第62-63页 |
| ·模型算法在软件中的实现 | 第63-68页 |
| ·曲面模型在准分子激光治疗机上的实现 | 第68-71页 |
| ·本章小结 | 第71-73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73-76页 |
| ·总结 | 第73-74页 |
| ·展望 | 第74-76页 |
| 参考文献 | 第76-80页 |
| 致谢 | 第80-81页 |
| 在学期期间参与的项目及发表的论文 | 第8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