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1-9页 |
| 外文摘要 | 第9-11页 |
| 一、引言 | 第11-21页 |
| (一) 问题的提出 | 第11-12页 |
| (二) 相关概念界定 | 第12-13页 |
| 1、政府科技投入 | 第12页 |
| 2、技术进步 | 第12-13页 |
| (三) 研究综述 | 第13-19页 |
| 1、政府介入科技事业的理论依据和范围 | 第13页 |
| 2、技术进步衡量指标—“全要素生产率”计算方法的相关研究 | 第13-16页 |
| 3、与计算计量相关的研究 | 第16-19页 |
| (四) 本文结构与主要观点 | 第19-21页 |
| 二、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的现状 | 第21-26页 |
| (一) 我国政府科技投入总量的现状 | 第21-23页 |
| (二) 我国政府科技投入结构的现状 | 第23-26页 |
| 三、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技术进步贡献的实证分析 | 第26-43页 |
| (一) 我国全要素生产率的估算(1980-2005年) | 第26-31页 |
| 1、计量模型的选定 | 第26-27页 |
| 2、样本数据及其检验 | 第27-30页 |
| 3、具体计量及计算 | 第30-31页 |
| (二) 我国政府科技投入对技术进步贡献的实证分析 | 第31-43页 |
| 1、计量模型的选定 | 第31-32页 |
| 2、样本数据及其检验 | 第32-37页 |
| 3、具体计量分析 | 第37-38页 |
| 4、对回归结果的相关解释 | 第38-43页 |
| 四、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43-48页 |
| (一) 明确政府在科技领域的职责,合理确定科技支出的规模和结构 | 第43-45页 |
| 1、从总量上增加科技投入的比例 | 第43-44页 |
| 2、调整政府科技投入的结构 | 第44页 |
| 3、建立有利于加强基础科学、前沿技术和社会公益研究的体制机制 | 第44-45页 |
| (二) 出台相关政策,逐步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有机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 | 第45-47页 |
| 1、出台支持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政策 | 第46页 |
| 2、以政府投入支持企业的技术创新 | 第46页 |
| 3、充分关注中小企业的创新活动,为其提供宽松环境 | 第46-47页 |
| (三) 出台相关政策,促进国外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 | 第47-48页 |
| 1、加强对技术引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的管理 | 第47页 |
| 2、限制盲目、重复引进 | 第47页 |
| 3、对企业消化吸收再创新给予政策支持 | 第47-48页 |
| 附录 | 第48-49页 |
| 参考文献 | 第49-52页 |
| 致谢 | 第52-53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53-54页 |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