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灰色模型的中长期电力负荷组合预测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 概述 | 第10-16页 |
| ·负荷预测的目的和意义 | 第10-11页 |
| ·国内外中长期负荷预测的现状 | 第11-14页 |
| ·传统预测方法 | 第12页 |
| ·现代预测技术 | 第12-14页 |
| ·本文所做的工作 | 第14-16页 |
| 2 电力负荷预测分析 | 第16-24页 |
| ·各主要行业用电特点分析 | 第16-17页 |
| ·影响负荷水平的因素 | 第17-18页 |
| ·负荷预测的基本程序 | 第18-20页 |
| ·负荷预测误差分析 | 第20-24页 |
| ·产生误差原因 | 第20页 |
| ·预测误差分析 | 第20-24页 |
| 3 电力负荷预测模型的建立 | 第24-38页 |
| ·灰色预测技术 | 第24-30页 |
| ·灰色系统理论介绍 | 第24页 |
| ·灰色生成 | 第24-26页 |
| ·灰色建模过程 | 第26-29页 |
| ·灰色模型精度的后验差检验 | 第29-30页 |
| ·回归预测技术 | 第30-33页 |
| ·多元线性回归模型的建立 | 第31页 |
| ·未知参数估计 | 第31-32页 |
| ·多元回归模型的假设检验 | 第32-33页 |
| ·优选组合预测技术 | 第33-34页 |
| ·优选组合预测概念 | 第33页 |
| ·等权平均组合预测法(EW) | 第33页 |
| ·方差─协方差优选组合预测法(MV) | 第33-34页 |
| ·本文所提出的组合模型 | 第34-38页 |
| ·残差灰色预测模型 | 第34-36页 |
| ·等维新息灰色预测法 | 第36页 |
| ·模型的具体设计思路 | 第36-38页 |
| 4 算例分析 | 第38-46页 |
| ·负荷数据预处理 | 第38页 |
| ·预测算例分析 | 第38-44页 |
| ·效益分析 | 第44-46页 |
| ·经济效益分析 | 第44页 |
| ·社会效益分析 | 第44-46页 |
| 5 预测系统实现 | 第46-70页 |
| ·软件开发的背景 | 第46页 |
| ·用户需求 | 第46页 |
| ·系统设计 | 第46-53页 |
| ·软件设计原则 | 第46-47页 |
| ·开发平台的确定 | 第47-48页 |
| ·系统结构和功能 | 第48-50页 |
| ·数据库的设计 | 第50-53页 |
| ·系统的软件开发 | 第53-67页 |
| ·软件开发的原则 | 第53页 |
| ·可视化建模方法 | 第53-54页 |
| ·软件开发的实现 | 第54-67页 |
| ·预测系统的发展方向 | 第67-70页 |
| ·客户机/服务器模式 | 第67-68页 |
| ·实时数据采集 | 第68-70页 |
| 6 结论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 在学研究成果 | 第74-75页 |
| 致谢 | 第7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