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3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3-39页 |
§1.1 无线网络概述 | 第13-27页 |
§1.1.1 无线网络 | 第13-15页 |
§1.1.2 无线网络体系结构 | 第15-24页 |
§1.1.3 无线接入技术 | 第24-25页 |
§1.1.4 无线网络QoS及其性能定量参数 | 第25-27页 |
§1.2 排队论的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1.2.1 排队论系统模型 | 第28-29页 |
§1.2.2 排队论在网络通信定量分析研究中的作用 | 第29-31页 |
§1.3 无线网络接入算法及QoS分析的研究现状 | 第31-34页 |
§1.3.1 无线网络接入算法的研究现状 | 第31-32页 |
§1.3.2 无线接入网络的QoS研究现状 | 第32-34页 |
§1.3.3 无线接入网络中QoS分析的应用 | 第34页 |
§1.4 论文的研究背景、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34-37页 |
§1.4.1 研究背景和目的意义 | 第34-35页 |
§1.4.2 主要的研究内容 | 第35-37页 |
§1.5 论文内容安排 | 第37-39页 |
第二章 基于IEEE 802.11 DCF的动态退避算法 | 第39-59页 |
§2.1 引言 | 第39-40页 |
§2.2 介质访问控制技术 | 第40-43页 |
§2.2.1 分布协调功能(DCF) | 第41-43页 |
§2.2.2 点协调功能(PCF) | 第43页 |
§2.3 算法P_PBA设计 | 第43-49页 |
§2.3.1 时隙利用率 | 第44页 |
§2.3.2 算法P_PBA基本思想 | 第44-47页 |
§2.3.3 基于P_PBA算法的IEEE 802.11改进协议 | 第47-49页 |
§2.4 算法P_PBA的QoS性能分析 | 第49-54页 |
§2.4.1 马尔可夫链模型及吞吐性能计算 | 第49-52页 |
§2.4.2 时隙利用率及概率p′的最优计算 | 第52-54页 |
§2.5 实验仿真和对比分析 | 第54-5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58-59页 |
第三章 WLAN的实时接入信道分配算法 | 第59-75页 |
§3.1 引言 | 第59-60页 |
§3.2 信道分配机制 | 第60-63页 |
§3.2.1 信道分配策略分类 | 第60-62页 |
§3.2.2 信道分配的服务性能评价指标 | 第62-63页 |
§3.3 信道分配算法设计 | 第63-65页 |
§3.3.1 算法基本思想 | 第63-64页 |
§3.3.2 算法实现描述 | 第64-65页 |
§3.4 理论模型和QoS分析 | 第65-69页 |
§3.4.1 排队缓冲队列设置计算 | 第65-66页 |
§3.4.2 马尔可夫状态转移图及定量分析 | 第66-69页 |
§3.5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第69-74页 |
§3.5.1 实验场景配置 | 第69页 |
§3.5.2 实验结果分析 | 第69-74页 |
§3.5.3 实验结论 | 第74页 |
§3.6 本章小结 | 第74-75页 |
第四章 基于AP接入控制的WLAN负载均衡算法 | 第75-90页 |
§4.1 负载均衡机制研究背景及现状 | 第75-79页 |
§4.1.1 基于STA主控的负载均衡机制 | 第76-77页 |
§4.1.2 基于AP主控的负载均衡机制 | 第77-78页 |
§4.1.3 小区呼吸负载均衡机制 | 第78-79页 |
§4.2 相关技术及概念 | 第79-82页 |
§4.2.1 负载的定义 | 第79-80页 |
§4.2.2 负载的平衡测量因子 | 第80页 |
§4.2.3 负载状态确定 | 第80-81页 |
§4.2.4 负载均衡过程 | 第81-82页 |
§4.3 负载均衡算法设计 | 第82-86页 |
§4.3.1 算法基本思想 | 第82-84页 |
§4.3.2 算法描述 | 第84-85页 |
§4.3.3 算法评价 | 第85-86页 |
§4.4 仿真实验及QoS参数对比分析 | 第86-88页 |
§4.5 具有负载均衡机制和QoS路由功能的AP设计 | 第88-89页 |
§4.6 本章小结 | 第89-90页 |
第五章 基于马尔可夫决策的无线接入算法 | 第90-110页 |
§5.1 引言 | 第90-91页 |
§5.2 研究背景 | 第91-94页 |
§5.3 排队系统G/M/c/∞模型 | 第94-97页 |
§5.3.1 系统叙述 | 第94页 |
§5.3.2 嵌入马尔可夫链 | 第94-97页 |
§5.4 基于马尔可夫决策的控制接入算法设计 | 第97-102页 |
§5.4.1 问题描述 | 第97-99页 |
§5.4.2 系统建模 | 第99-101页 |
§5.4.3 算法设计 | 第101-102页 |
§5.5 验证实验 | 第102-109页 |
§5.5.1 数值定量计算 | 第102-108页 |
§5.5.2 实验仿真对比 | 第108-109页 |
§5.6 本章小结 | 第109-110页 |
第六章 分组无线业务的呼叫接入控制算法 | 第110-130页 |
§6.1 研究背景 | 第110-111页 |
§6.2 无线接入GPRS技术 | 第111-116页 |
§6.2.1 无线接入GPRS技术体系结构 | 第111-112页 |
§6.2.2 无线接入GPRS技术信道分配机制 | 第112-115页 |
§6.2.3 网络接入接纳控制算法 | 第115-116页 |
§6.3 系统分析模型 | 第116-118页 |
§6.3.1 问题描述 | 第117页 |
§6.3.2 常规理论模型 | 第117-118页 |
§6.4 吞吐量计算 | 第118-123页 |
§6.4.1 吞吐量定量解析式推导 | 第118-122页 |
§6.4.2 实验结果 | 第122-123页 |
§6.5 带宽分配计算与接入算法设计 | 第123-129页 |
§6.5.1 带宽分配理论推导 | 第123-126页 |
§6.5.2 基于带宽分配的分组呼叫接入算法设计 | 第126-127页 |
§6.5.3 实验结果 | 第127-129页 |
§6.6 本章小结 | 第129-130页 |
第七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第130-133页 |
§7.1 全文总结 | 第130-132页 |
§7.2 研究展望 | 第132-133页 |
附录A:排队论基础相关定义 | 第133-137页 |
附录B:无线网络仿真概要 | 第137-143页 |
致谢 | 第143-144页 |
参考文献 | 第144-152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第152-153页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负责完成的科研项目 | 第153页 |
个人简介 | 第15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