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导言 | 第12-15页 |
第一章 国务院部门规章的内涵 | 第15-20页 |
第一节 国务院部门规章的概念 | 第15-17页 |
第二节 国务院部门规章的性质 | 第17-18页 |
一、国务院部门规章具有法定性 | 第17页 |
二、国务院部门规章具有执行性 | 第17-18页 |
三、国务院部门规章具有行政性 | 第18页 |
第三节 国务院部门规章与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政府规章的区别 | 第18-20页 |
第二章 部门规章监督的一般概述 | 第20-27页 |
第一节 部门规章监督的概念 | 第20-22页 |
一、国务院部门规章监督权作为国家的一项重要权力 | 第20-21页 |
二、部门规章监督必须依据法定的职权和程序进行 | 第21页 |
三、部门规章监督的客体是国务院部门的立法活动 | 第21页 |
四、部门规章监督是以国家强制力为保障 | 第21-22页 |
第二节 国务院部门立法监督的必要性 | 第22-27页 |
一、国务院部门规章存在的问题 | 第22-25页 |
二、国务院部门规章监督的重要意义 | 第25-27页 |
第三章 部门规章监督的一般制度架构 | 第27-29页 |
第一节 西方国家行政立法监督的一般模式 | 第27-28页 |
一、议会监督模式 | 第27页 |
二、普通法院监督模式 | 第27页 |
三、专门机构监督模式 | 第27-28页 |
第二节 西方国家行政立法监督的具体制度 | 第28-29页 |
第四章 我国部门规章监督的现状分析 | 第29-39页 |
第一节 我国部门规章监督现有规定 | 第29-33页 |
一、国务院的内部监督 | 第30-32页 |
二、行政救济中的监督 | 第32-33页 |
第二节 现代国务院部门立法监督的缺陷 | 第33-39页 |
一、行政法治理念缺失 | 第33-34页 |
二、部门规章监督主体不健全 | 第34-35页 |
三、国务院监督部门规章的程序不完善,监督过程不公开 | 第35-37页 |
四、立法程序不完善,缺乏民主性和公开性 | 第37页 |
五、立法监督运行机制中的某些方面欠科学 | 第37-39页 |
第五章 加强对国务院部门规章的监督 | 第39-51页 |
第一节 建构法治秩序下的国务院部门立法及其监督思路 | 第39-41页 |
一、行政法治理念的内涵 | 第39-40页 |
二、正确处理好几个关系 | 第40-41页 |
第二节 完善对国务院部门规章的行政监督 | 第41-44页 |
一、关于备案制度 | 第41-42页 |
二、关于改变和撤销制度 | 第42-43页 |
三、关于立法责任制和立法监督责任制 | 第43页 |
四、关于规章清理及立法后评估制度 | 第43-44页 |
五、关于行政复议制度 | 第44页 |
第三节 建构民主参与国务院部门立法的监督体制 | 第44-46页 |
一、国务院部门要转变观念,积极主动引导公众参与 | 第45页 |
二、要完善公民参与部门立法的各项配套制度 | 第45页 |
三、建立“立法回避制度” | 第45-46页 |
四、倡导立法科学化,注重科学的立法手段 | 第46页 |
第四节 加强权力机关对国务院部门规章的监督 | 第46-47页 |
第五节 建立国务院部门规章监督司法审查机制 | 第47-51页 |
一、进一步扩大行政诉讼受案范围 | 第48-49页 |
二、进一步扩大行政诉讼参加人范围 | 第49-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