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4页 |
第1章 引言 | 第14-42页 |
·问题的提出 | 第14-22页 |
·经济发展要求加快电力发展 | 第14-15页 |
·电力产业需要政府规制 | 第15-18页 |
·转轨期的电力产业市场化需要规制变革 | 第18-21页 |
·转轨期电力产业的规制改革是系统性长期性的 | 第21-22页 |
·前人研究的回顾与评析 | 第22-30页 |
·对自然垄断产业政府规制的研究 | 第22-25页 |
·直接针对电力产业政府规制研究 | 第25-27页 |
·电力产业改革模式研究 | 第27-30页 |
·相关界定 | 第30-37页 |
·转轨期电力产业的特点 | 第30-33页 |
·政府规制的含义 | 第33-35页 |
·电力产业政府规制制度 | 第35页 |
·自然垄断的治理与政府规制的治理 | 第35-37页 |
·论文研究目的与主要内容 | 第37-38页 |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与技术路线 | 第38-42页 |
·论文研究的创新点 | 第38-41页 |
·论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41-42页 |
第2章 转轨期电力产业规制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42-64页 |
·自然垄断理论的发展 | 第42-47页 |
·规模经济 | 第42页 |
·范围经济 | 第42-43页 |
·网络经济与自然垄断 | 第43-44页 |
·可竞争理论 | 第44-45页 |
·自然垄断边界的动态变化 | 第45-47页 |
·政府规制理论的发展 | 第47-52页 |
·公共利益规制理论 | 第47页 |
·规制经济理论 | 第47-50页 |
·激励性规制理论 | 第50-51页 |
·规制框架下的竞争理论 | 第51页 |
·政府规制理论的借鉴 | 第51-52页 |
·政府规制改革的国际经验 | 第52-64页 |
·英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 | 第52-58页 |
·美国电力产业规制改革 | 第58-60页 |
·以美英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电力产业规制改革总结 | 第60-64页 |
第3章 我国电力产业政府规制变迁 | 第64-84页 |
·电力产业政府规制的变迁历程 | 第64-76页 |
·制度与制度变迁 | 第64-66页 |
·转轨期我国电力产业的规制目标 | 第66-68页 |
·电力产业政府规制变迁的历史 | 第68-72页 |
·电力产业规制变革的路径总结 | 第72-73页 |
·电力产业政府规制变迁的动力 | 第73-76页 |
·我国电力产业政府规制变革的特殊性 | 第76-79页 |
·电力产业政府规制制度变革体现了很强的路径依赖性 | 第76-77页 |
·电力产业的垄断呈混合形式 | 第77-78页 |
·电力产业规制中政企关系是制度安排的结果 | 第78-79页 |
·当前我国电力产业政府规制阻滞 | 第79-84页 |
·规制权力分配上条块分割、层层审批,电监会规制名大于实 | 第79-80页 |
·规制部门缺乏必要的规制能力 | 第80-81页 |
·行政垄断大量存在,以省为壁垒现象严重 | 第81-82页 |
·真正的市场主体并没有产生 | 第82页 |
·缺乏规范的行业自律体系 | 第82-83页 |
·在破除垄断和保证电力改革安全性之间摇摆不定 | 第83-84页 |
第4章 规制重建之一:面向竞争的产权改革与结构调整 | 第84-107页 |
·产权改革与市场竞争 | 第84-88页 |
·有效市场竞争 | 第85-86页 |
·产权改革 | 第86-87页 |
·产权结构和市场竞争共同决定产业绩效 | 第87-88页 |
·转轨期电力产业的结构调整 | 第88-101页 |
·电力产业市场结构类型及我国的选择 | 第88-94页 |
·我国电力产业的资产重组 | 第94-101页 |
·转轨期电力产业的产权改革 | 第101-107页 |
·产权改革是建立规范公司治理结构的关键 | 第101-102页 |
·电力产业产权结构存在的问题 | 第102-103页 |
·电力产业产权改革的出路 | 第103-107页 |
第5章 规制重建之二:根据电力产业特性对产业分类规制 | 第107-123页 |
·竞争环节规制 | 第107-112页 |
·引入竞争后继续规制原因 | 第107-108页 |
·不对称规制 | 第108-109页 |
·进入规制 | 第109-110页 |
·市场秩序规制 | 第110-112页 |
·垄断环节规制 | 第112-119页 |
·垄断环节规制的原因 | 第112-113页 |
·垄断环节的价格规制 | 第113-116页 |
·公平接入规制 | 第116-117页 |
·普遍服务与交叉补贴 | 第117-119页 |
·社会性规制 | 第119-123页 |
·社会性规制的原因 | 第119-120页 |
·安全性规制 | 第120页 |
·环境规制 | 第120-121页 |
·供给义务规制 | 第121-123页 |
第6章 规制重建之三:渐进地推进激励性规制方式 | 第123-144页 |
·公平报酬率规制 | 第123-126页 |
·公平报酬率规制的定价原理 | 第123-124页 |
·公平报酬率的确定 | 第124-125页 |
·公平报酬率规制的成绩与局限性 | 第125-126页 |
·激励性规制 | 第126-132页 |
·激励性规制的经济原理 | 第126-128页 |
·几种具体的激励性规制方式 | 第128-131页 |
·激励性规制的在电力产业的应用 | 第131-132页 |
·我国电力价格规制现状与发展方向 | 第132-144页 |
·转轨期电价规制的目标 | 第132-133页 |
·我国现行电价体系 | 第133-136页 |
·我国电力价格规制现状 | 第136-139页 |
·我国电力价格规制方式的选择 | 第139-144页 |
第7章 规制重建之四:通过规制治理解决电力规制失灵 | 第144-169页 |
·电力产业政府规制失灵 | 第144-150页 |
·规制权力行使中的委托代理关系 | 第144-145页 |
·电力产业规制中的利益集团行为 | 第145-146页 |
·电力产业规制过程的失灵 | 第146-150页 |
·电力产业政府规制的内部治理 | 第150-157页 |
·电力产业规制机构的属性 | 第150-151页 |
·电力产业规制机构的组织体系建设 | 第151-153页 |
·电力产业规制的权力安排 | 第153-157页 |
·电力产业政府规制的外部治理 | 第157-169页 |
·电力产业规制的公众参与机制 | 第158-164页 |
·电力产业法律规制 | 第164-169页 |
第8章 电力产业政府规制运行的系统评估 | 第169-190页 |
·电力产业政府规制运行系统评估方法──层次分析法 | 第169-173页 |
·构建政府规制运行评估指标体系的递阶层次结构 | 第169-170页 |
·构造判断矩阵并请专家填写 | 第170-171页 |
·层次权重值的确定及一致性检验 | 第171-172页 |
·各层次组合权重的计算 | 第172-173页 |
·电力产业政府规制运行评估指标体系 | 第173-183页 |
·建立电力产业政府规制运行评估体系的作用原则 | 第173-174页 |
·规制治理与规制绩效的文献综述 | 第174-178页 |
·电力产业政府规制运行状态评估体系的构成 | 第178-181页 |
·评价指标的计量 | 第181-183页 |
·构建各层次的判断矩阵,确定功能指标权重 | 第183-190页 |
·目标层对准则层的判断矩阵及指标权重 | 第184页 |
·准则层对指标层的判断矩阵 | 第184-187页 |
·确定各分析指标相对于总体目标的权重 | 第187-190页 |
第9章 总结与思考 | 第190-194页 |
·本文主要观点总结 | 第190-192页 |
·本研究的后续思考 | 第192-194页 |
致谢 | 第194-195页 |
参考文献 | 第195-201页 |
附录 | 第201-211页 |
个人简历 | 第21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