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导言 | 第9-14页 |
(一)清算组成立后的法律效力 | 第10页 |
(二)公司清算组的法律地位 | 第10-11页 |
(三)清算组与清算义务人、清算人、破产管理人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 第11-13页 |
(四)清算组进行清算的期限 | 第13-14页 |
一、从清算组成员制度看清算组成员责任 | 第14-22页 |
(一) 从清算组成员的任职资格看清算组成员的责任 | 第14-17页 |
1. 积极资格 | 第15-16页 |
2. 消极资格 | 第16-17页 |
(二) 从清算组成员的产生看清算组成员的责任 | 第17-20页 |
1. 有限责任公司的清算组由股东组成 | 第17页 |
2. 股份有限公司的清算组由董事或股东大会确定的人员组成 | 第17-18页 |
3. 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指定清算组的情形 | 第18-20页 |
(三) 从清算组成员的变更和解任制度看清算组成员的责任 | 第20-22页 |
1. 清算组成员变更或解任的原因、主体 | 第20-21页 |
2. 清算组成员变更或解任的程序 | 第21-22页 |
3. 清算组成员变更或解任前后责任的承担 | 第22页 |
二、清算组成员义务与清算组成员的损害赔偿责任 | 第22-40页 |
(一) 清算组成员职责的一般规定 | 第23页 |
(二) 清算组成员的义务 | 第23-28页 |
1. 注意义务 | 第24-26页 |
2. 忠实义务 | 第26-28页 |
(三) 清算组成员的损害赔偿责任 | 第28-40页 |
1. 不同类型公司的清算组成员损害赔偿责任 | 第29-36页 |
2. 清算组成员损害赔偿责任的性质 | 第36-40页 |
三、如何避免清算组成员行为造成损害 | 第40-50页 |
(一) 赋予法院和其他监督主体监督权力 | 第41-42页 |
(二) 强化监事会、债权人会议的监督 | 第42-43页 |
(三) 建立完善的清算组及其成员的运行和监督机制 | 第43-45页 |
1. 对于清算中介机构的设置 | 第44页 |
2. 对执业人员的相关规定 | 第44-45页 |
(四) 立法上的完善 | 第45-50页 |
1. 确立利害关系人诉权 | 第45-46页 |
2. 严格法律责任制度 | 第46-48页 |
3. 强化企业清算登记制度 | 第48-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3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3-54页 |
后记 | 第54-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