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2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2-20页 |
·光网络概述 | 第12-13页 |
·OADM 概述 | 第13-14页 |
·光分组交换 | 第14-15页 |
·OCDM 技术概述 | 第15-18页 |
·光纤信道复用及寻址技术 | 第15-17页 |
·OCDMA 技术特点 | 第17页 |
·OCDMA 技术的发展及其现状 | 第17-18页 |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 第18-20页 |
第二章 OCDMA 系统基本原理及其关键技术 | 第20-26页 |
·OCDMA 系统基本原理 | 第20-22页 |
·OCDMA 系统结构 | 第20-21页 |
·OCDMA 系统地址码 | 第21-22页 |
·OCDMA 系统编解码 | 第22页 |
·OCDMA 关键技术 | 第22-25页 |
·地址码的设计 | 第22-23页 |
·编解码器的实现 | 第23-24页 |
·光源 | 第24-25页 |
·多用户干扰抑制技术 | 第25页 |
·光功率控制技术 | 第25页 |
·小结 | 第25-26页 |
第三章 基于OCDM 的OADM 研究 | 第26-38页 |
·基于OCDM 技术OADM 的环网总体结构 | 第27页 |
·基于OCDM 技术的OADM 上路单元(AU)结构 | 第27-28页 |
·基于OCDM 的OADM 下路单元(DU)结构 | 第28-29页 |
·基于OCDM 的OADM 中DU 对不匹配码字的影响分析 | 第29-33页 |
·码型选取和误码来源 | 第29-30页 |
·马尔科夫链模型及其状态定义 | 第30-31页 |
·源端的用户状态及其概率 | 第31-32页 |
·接收节点带来的状态转移概率 | 第32页 |
·用户误码率的表达式 | 第32-33页 |
·基于OCDM 的OADM 中DU 给用户带来的误码率影响 | 第33-37页 |
·误码率随判决阈值及码长的变化 | 第33-35页 |
·改进的基于OCDM 的OADM 环网接入方法及仿真 | 第35-37页 |
·小结 | 第37-38页 |
第四章 基于四相码OCDM 的OPS 研究 | 第38-55页 |
·基于四相码OCDM 的OPS 系统模型 | 第38-41页 |
·基于OCDM 和WDM 的全光分组交换网络结构 | 第38-39页 |
·边缘节点模型 | 第39-40页 |
·核心交换节点模型 | 第40-41页 |
·用作OPS 标签的OCDM 四相码A 序列相关性 | 第41-44页 |
·OCDM 四相码的生成及基于四相码OCDM 的OPS 系统性能分析与仿真 | 第44-53页 |
·四相OCDM 的OPS 标签生成方法 | 第44-48页 |
·四相OCDM 的OPS 分组间干扰分析 | 第48-52页 |
·四相码OCDM 的OPS 分组间干扰性能仿真 | 第52-53页 |
·四相OCDM 编解码器的实现技术 | 第53-54页 |
·小结 | 第54-55页 |
第五章 全文总结 | 第55-56页 |
致谢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61页 |
个人简历 | 第61-6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62-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