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基础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5页 |
| ·选题背景 | 第8-10页 |
| ·GIS 应用于轨道交通基础地理信息研究现状 | 第10-11页 |
| ·轨道交通基础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的可行性 | 第11-12页 |
| ·论文的技术线路与主要研究内容 | 第12-14页 |
| ·论文的组织和章节安排 | 第14-15页 |
| 第二章 三维可视化的理论基础 | 第15-20页 |
| ·可视化技术 | 第15页 |
| ·三维可视化方法 | 第15-16页 |
| ·三维可视化场景中采用的数学变换 | 第16-18页 |
| ·仿射变换 | 第16页 |
| ·观察变换与透视变换 | 第16-17页 |
| ·纹理映射 | 第17-18页 |
| ·基于GIS 的三维可视化 | 第18-19页 |
| ·轨道交通基础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的内容 | 第19页 |
| ·本章小结 | 第19-20页 |
| 第三章 轨道交通基础数据的组织与管理 | 第20-32页 |
| ·空间数据库技术基础 | 第20-24页 |
| ·数据结构 | 第20-22页 |
| ·数据模型 | 第22-23页 |
| ·空间元数据 | 第23-24页 |
| ·空间数据组织管理 | 第24-27页 |
| ·多尺度空间数据管理 | 第24-25页 |
| ·空间数据分层管理 | 第25-26页 |
| ·空间数据的质量管理 | 第26-27页 |
| ·空间数据库设计 | 第27-31页 |
| ·空间数据分层 | 第27-29页 |
| ·属性数据结构设计 | 第29-30页 |
| ·元数据结构设计 | 第30-31页 |
| ·空间数据库建设 | 第31-32页 |
| ·数据分类与编码 | 第31-32页 |
| ·数据存储 | 第32页 |
| ·本章小节 | 第32页 |
| 第四章 轨道交通基础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的关键技术 | 第32-49页 |
| ·GIS 开发平台选择 | 第32-36页 |
| ·国外三维可视化软件 | 第33页 |
| ·国内三维可视化软件 | 第33页 |
| ·ArcGIS 平台选择 | 第33-36页 |
| ·管线三维可视化的实现 | 第36-39页 |
| ·数据处理 | 第36-37页 |
| ·管线主体三维表达 | 第37页 |
| ·管线细节三维建模 | 第37-39页 |
| ·基于钻孔的地层建模方法 | 第39-44页 |
| ·建立层间拓扑关系并分析层的顺序排列号 | 第40-41页 |
| ·地层层面的拟合重建 | 第41-42页 |
| ·格网剖分与地层建模 | 第42-44页 |
| ·建筑物及基础的可视化表达 | 第44-46页 |
| ·数据处理三维数据模型 | 第44-45页 |
| ·Multipatch 数据模型的产生 | 第45页 |
| ·建筑物的纹理贴图 | 第45-46页 |
| ·三维场景中的属性查询 | 第46-49页 |
| ·ArcObjects(AO)技术 | 第46页 |
| ·三维场景查询的代码 | 第46-49页 |
| ·三维场景查询界面(如图4-17) | 第49页 |
| ·本章小节 | 第49页 |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9-51页 |
| ·工作总结 | 第49-50页 |
| ·进一步的展望 | 第50-51页 |
| 参考文献 | 第51-54页 |
| 后记 | 第5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