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空间结构考虑行波效应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分析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7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7-14页 |
·研究意义 | 第7-9页 |
·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目前存在问题及本文主要内容 | 第11-14页 |
第二章 材料弹塑性分析相关理论 | 第14-23页 |
·屈服准则、屈服函数 | 第14-15页 |
·应力-应变关系 | 第15-17页 |
·弹塑性有限单元法 | 第17-18页 |
·非线性问题有限元基本方程 | 第18-23页 |
第三章 结构地震作用相关理论 | 第23-33页 |
·瞬态动力学 | 第23-26页 |
·瞬态动力学分析的定义 | 第23页 |
·Newmark 时间积分算法 | 第23-25页 |
·Alpha阻尼和Beta阻尼 | 第25-26页 |
·现有地震反应分析方法 | 第26-29页 |
·确定性分析方法 | 第26-28页 |
·随机振动法 | 第28-29页 |
·地震行波理论 | 第29-30页 |
·基本方程的建立 | 第29-30页 |
·压杆稳定相关理论 | 第30-32页 |
·理想轴心受压杆件的屈曲临界力 | 第30页 |
·考虑初始缺陷时压杆的稳定系数 | 第30-31页 |
·网壳结构中压杆的计算长度 | 第31-32页 |
·时程分析时地震作用抗震验算公式的推导 | 第32-33页 |
·多遇地震时的抗震验算公式 | 第32页 |
·罕遇地震时的抗震验算公式 | 第32-33页 |
第四章 老山自行车馆多遇地震反应分析 | 第33-50页 |
·工程概况 | 第33-34页 |
·基本假设及模型 | 第34-35页 |
·基本假设 | 第34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34-35页 |
·模态分析 | 第35-36页 |
·地震波的输入 | 第36-38页 |
·地震波的波形及其峰值 | 第36页 |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 | 第36-37页 |
·地震波的传播方向 | 第37-38页 |
·多遇地震结构的反应 | 第38-49页 |
·地面一致振动下的响应 | 第38-42页 |
·等效静力法与直接动力法数值分析比较 | 第42-44页 |
·行波效应的影响 | 第44-49页 |
·小结 | 第49-50页 |
第五章 老山自行车馆罕遇地震反应分析 | 第50-62页 |
·弹性分析 | 第50-57页 |
·地面一致运动 | 第50-51页 |
·行波效应的影响 | 第51-53页 |
·静力等效系数 | 第53-54页 |
·时程分析法与静力法的比较 | 第54-55页 |
·危险杆件的分析 | 第55-57页 |
·材料弹塑性及杆件失稳的影响 | 第57-61页 |
·地震波波速800m/s | 第57-59页 |
·地震波波速400m/s | 第59-61页 |
·小结 | 第61-62页 |
第六章 大跨度双层网壳结构行波作用下弹塑性分析 | 第62-78页 |
·有限元模型 | 第62-63页 |
·基本假设 | 第63页 |
·模态分析 | 第63-64页 |
·弹性分析 | 第64-68页 |
·一致地面运动 | 第65-66页 |
·行波效应的影响 | 第66-68页 |
·弹塑性分析 | 第68-71页 |
·一致地面运动 | 第68-69页 |
·行波效应的影响 | 第69-71页 |
·弹塑性分析与弹性分析的比较 | 第71-75页 |
·一致地面运动 | 第71-73页 |
·地震波波速800m/s | 第73-74页 |
·地震波波速400m/s | 第74-75页 |
·静力等效系数 | 第75-77页 |
·结论 | 第77-78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8-80页 |
·结论 | 第78-79页 |
·展望 | 第79-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3页 |
发表论文和参与科研情况说明 | 第83-84页 |
致谢 | 第8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