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环境科学、安全科学论文--废物处理与综合利用论文--一般性问题论文--废气的处理与利用论文

生物滤器处理恶臭气体及其微生物生态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2页
图表索引第12-15页
INDEX OF FIGURES AND TABLES第15-19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9-51页
 1 恶臭污染及其处理处置现状第19-22页
   ·恶臭污染第19-20页
   ·恶臭污染处理处置技术第20-22页
 2 生物滤器概述第22-24页
   ·生物滤器原理第22-23页
   ·生物滤器结构和特点第23-24页
 3 生物滤器影响因素及其研究进展第24-33页
   ·目标污染物第24-26页
   ·填料第26-28页
   ·湿度第28-29页
   ·pH值第29-30页
   ·营养第30-31页
   ·温度第31-32页
   ·压降第32-33页
   ·氧气第33页
 4 基于分子水平的生物滤器填料微生物群落研究方法第33-36页
   ·扩增性rDNA限制性酶切片段分析(ARDRA)方法第33-34页
   ·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T-RFLP)方法第34页
   ·核糖体基因间隔序列分析(RISA)第34页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第34-35页
   ·单链构像多态性分析(SSCP)技术第35页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温度梯度凝胶电泳(TGGE)第35-36页
   ·荧光原位杂交技术(FISH)第36页
   ·磷脂脂肪酸分析(PLFA)第36页
 5 生物滤器微生物生态研究进展第36-41页
   ·生物滤器微生物的分离、鉴定与降解特性第37-38页
   ·生物滤器微生物丰度、活性与微生物群落结构多样性之间的相关性第38-39页
   ·生物滤器运行条件对微生物群落的影响第39-40页
   ·生物滤器微生物群落结构时空变化规律第40页
   ·生物滤器生物膜形成机理和模型第40-41页
 6 论文研究意义、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第41-42页
   ·研究意义第41-42页
   ·研究目标第42页
   ·研究内容第42页
 参考文献第42-51页
第二章 三段式生物过滤器处理三甲胺及其生物转化机制第51-67页
 1 引言第51页
 2 材料与方法第51-54页
   ·实验装置和填料第51-52页
   ·接种体第52-53页
   ·操作条件第53页
   ·采样和分析第53-54页
   ·主要计算公式第54页
 3 结果与讨论第54-63页
   ·填料性质第54-56页
   ·生物过滤器对三甲胺的去除效果第56-59页
   ·降解产物氨的时空变化特征第59-60页
   ·三甲胺生物转化机制第60-62页
   ·堆肥填料中产物性质沿程变化特征第62-63页
 4 本章小结第63-64页
 参考文献第64-67页
第三章 除三甲胺生物过滤器微生物生态及其优化调控第67-87页
 1 引言第67-6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68-73页
   ·实验装置和填料第68页
   ·采样和分析第68页
   ·基因组DNA的提取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扩增第68-69页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和图谱分析第69-70页
   ·分子克隆与系统发育分析第70-7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73-81页
   ·生物过滤器微生物群落结构演替第73-79页
   ·生物过滤器优势微生物种群组成及功能第79-80页
   ·生物过滤器优化调控策略第80-81页
 4 本章小结第81-82页
 参考文献第82-87页
第四章 除正丁酸生物过滤器与生物滴滤器的效能研究第87-109页
 1 引言第87-88页
 2 材料与方法第88-91页
   ·实验装置和填料第88-89页
   ·接种体和营养物质第89-90页
   ·实验设计和操作条件第90-91页
   ·生物降解宏观动力学第91页
   ·采样和分析第91页
 3 结果与讨论第91-106页
   ·各生物滤器对正丁酸的非生物去除能力第91-93页
   ·各生物滤器对正丁酸的生物去除能力第93-98页
   ·渗滤液分析第98-99页
   ·CO_2产生分析第99-101页
   ·进气负荷与去除容量之间的关系第101-102页
   ·动力学分析第102-103页
   ·压降第103-105页
   ·综合评价第105-106页
 4 本章小结第106页
 参考文献第106-109页
第五章 除正丁酸生物过滤器与生物滴滤器微生物生态研究第109-135页
 1 引言第109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09-113页
   ·实验装置第109页
   ·正丁酸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其系统发育分析第109-112页
   ·微生物计数第112-113页
   ·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第113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13-132页
   ·除正丁酸生物滤器优势细菌第113-121页
   ·生物滤器各运行阶段微生物数量第121-123页
   ·微生物种群多样性分析第123-132页
 4 本章小结第132页
 参考文献第132-135页
第六章 新型复合填料生物滴滤器处理含氨废气第135-149页
 1 引言第135-136页
 2 材料与方法第136-138页
   ·实验装置第136-137页
   ·填料第137页
   ·接种体驯化与挂膜第137页
   ·采样和分析第137-138页
 3 结果与讨论第138-147页
   ·复合填料生物滴滤器对氨气的非生物去除能力第138页
   ·复合填料生物滴滤器对氨的生物去除能力第138-144页
   ·影响因素第144-147页
 4 本章小结第147-148页
 参考文献第148-149页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第149-153页
 1 主要研究结论第149-151页
   ·三段式生物过滤器处理三甲胺及其生物转化机制第149页
   ·除三甲胺生物过滤器微生物生态及其优化调控第149页
   ·除正丁酸生物过滤器与生物滴滤器的效能研究第149-150页
   ·除正丁酸生物过滤器与生物滴滤器微生物生态研究第150页
   ·新型复合填料生物滴滤器处理含氨废气第150-151页
 2 本研究的创新点第151页
 3 研究展望第151-153页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文章、专利及奖励第153-154页
致谢第154-155页

论文共1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颗粒污泥SBR中污泥稳定性及处理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下一篇:活性污泥胞外聚合物提取方法及其对重金属离子的吸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