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6页 |
目录 | 第6-9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9-23页 |
§1.1 微流通道生物检测技术 | 第9-16页 |
·固态生物芯片 | 第9-10页 |
·悬浮式生物芯片 | 第10-13页 |
·微通道电泳 | 第13-16页 |
§1.2 微流通道的荧光检测 | 第16-20页 |
·基于CCD的成像式荧光检测 | 第16-18页 |
·共聚焦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 第18-20页 |
§1.3 论文的立项依据、研究内容 | 第20-21页 |
§1.4 论文的总体结构 | 第21-23页 |
第二章 悬浮荧光微球阵列微流通道并行检测 | 第23-49页 |
§2.1 系统总体结构 | 第23-26页 |
·流式细胞仪检测系统 | 第23-24页 |
·微流通道并行检测系统 | 第24-26页 |
§2.2 微流通道及其驱动设计 | 第26-30页 |
·微流通道设计加工 | 第26-28页 |
·微流驱动装置 | 第28-29页 |
·微流通道粒子跟踪检测 | 第29-30页 |
§2.3 光学系统设计与分析 | 第30-42页 |
·荧光检测动力学原理 | 第30-32页 |
·荧光微球与激发光 | 第32-33页 |
·CCD | 第33-36页 |
·成像系统 | 第36-41页 |
·滤色片 | 第41-42页 |
§2.4 系统检测限 | 第42-45页 |
·检测限理论分析 | 第42-45页 |
·检测限实验验证 | 第45页 |
§2.5 微流通道荧光微球动态检测 | 第45-48页 |
·图像获取 | 第45-46页 |
·图像处理 | 第46-48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48-49页 |
第三章 毛细管微流通道电泳荧光检测及其DNA分析应用 | 第49-87页 |
§3.1 毛细管电泳DNA分析原理 | 第49-54页 |
·毛细管电泳基本原理 | 第49-51页 |
·DNA分析 | 第51-52页 |
·电泳分离效果 | 第52-54页 |
§3.2 检测系统结构设计 | 第54-63页 |
·筛分介质填充系统 | 第56页 |
·荧光染料、激发光源与滤色片 | 第56-58页 |
·荧光采集 | 第58-59页 |
·电泳系统 | 第59-61页 |
·数据采集与处理 | 第61页 |
·温度控制 | 第61-63页 |
§3.3 毛细管涂层及电渗流检测 | 第63-65页 |
·毛细管涂层 | 第63-64页 |
·电渗流检测 | 第64-65页 |
§3.4 电泳进样影响因素实验研究 | 第65-69页 |
·理论基础 | 第65页 |
·杂质影响实验研究 | 第65-66页 |
·样品浓度影响实验研究 | 第66-69页 |
§3.5 电泳迁移速度随电压和DNA片段长度变化 | 第69-72页 |
·理论基础 | 第69页 |
·实验结果与结论 | 第69-72页 |
§3.6 系统信噪比分析及优化 | 第72-79页 |
·瑞利散射噪声 | 第72-74页 |
·折反射噪声 | 第74-78页 |
·噪声值与电泳电压 | 第78-79页 |
§3.7 双链DNA片段样品单碱基分辨分离 | 第79-82页 |
·实验材料及方法 | 第79-80页 |
·实验结果与结论 | 第80-82页 |
§3.8 法医鉴定STR标准样品分析 | 第82-85页 |
·STR检测原理 | 第82-83页 |
·STR样品实验结果与结论 | 第83-85页 |
§3.9 本章小结 | 第85-87页 |
第四章 微芯片中微流通道荧光检测 | 第87-97页 |
§4.1 集成化微流芯片检测技术 | 第87-88页 |
§4.2 微芯片检测系统的荧光收集效率 | 第88-92页 |
·荧光收集效率 | 第88-91页 |
·显微物镜的工作距离与数值孔径 | 第91-92页 |
§4.3 基于椭球反光碗的微芯片电泳检测 | 第92-94页 |
·系统设计 | 第92-93页 |
·性能模拟与分析 | 第93-94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94-97页 |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 第97-100页 |
参考文献 | 第100-110页 |
附录A 符号表 | 第110-113页 |
附录B 博士期间发表或录用的学位论文相关论文 | 第113-114页 |
致谢 | 第11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