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数理科学和化学论文--化学论文--高分子化学(高聚物)论文

RLi/Ph2PCu体系引发MMA等极性单体聚合及其嵌段聚合物合成的研究

前言第1-12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2-34页
   ·现代活性负离子聚合第12页
   ·(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的负离子活性聚合第12-22页
     ·(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负离子活性聚合的研究背景第12-13页
     ·实现(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负离子活性聚合的难点第13-17页
       ·(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负离子聚合中存在多种副反应第13-16页
       ·阻碍(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实现负离子活性聚合的其它因素第16-17页
     ·(甲基)丙烯酸酯类单体负离子聚合的进展第17-22页
       ·基团转移聚合(GTP)第17页
       ·无金属负离子聚合(MFA)第17-18页
       ·铝‘盐’络合物引发体系第18-19页
       ·σ-型,μ-型,σ,μ-型配体络合物引发体系第19-22页
   ·有机铜化学第22-29页
     ·有机铜发展史第22-24页
     ·有机铜分类及其合成方法第24页
     ·有机铜盐的性质第24-29页
   ·有机铜试剂在聚合反应上的应用第29-30页
   ·添加剂在有机铜试剂聚合反应中的作用和影响第30-34页
第二章 实验部分第34-41页
   ·原料及其规格、来源第34-35页
   ·原料纯化与试剂合成第35-38页
     ·原料的纯化第35-37页
     ·试剂的合成第37-38页
   ·MMA聚合第38页
   ·表征与测试第38-41页
     ·转化率(Conv./%)第38-39页
     ·引发效率(f/%)第39页
     ·微观结构(~1H—NMR)第39页
     ·分子量((?)_n)及其分布((?)_w/(?)_n)(GPC)第39-41页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第41-65页
   ·Ph_2PLi的制备第41-42页
   ·非转移基团为“Ph_2P”的“杂”铜锂R(ACu)Li的制备第42-43页
   ·Ph_2PCu/n-BuLi(1)引发体系引发MMA聚合第43-56页
     ·聚合温度的影响第43-44页
     ·R(ACu)Li中,“R”的不同的影响第44-45页
     ·不同亚铜盐(CuX)制备所得的R(ACu)Li引发剂对聚合的影响第45-46页
     ·单体浓度、引发剂浓度第46-47页
     ·添加剂第47-49页
     ·活性聚合的探讨第49-50页
     ·嵌段聚合物的合成第50-54页
     ·两性聚合物PS-b-PMMA的合成第54-55页
     ·不同引发体系引发效果的对比第55-56页
   ·Ph_2PCu/n-BuLi(1)引发体系引发甲基丙烯酸氟烷基酯类单体的负离子聚合第56-60页
   ·Ph_2PCu/n-BuLi(1)引发体系引发4—乙烯基吡啶的负离子聚合第60-62页
   ·Ph_2PCu/n-BuLi(1)引发体系引发丙烯酰胺类单体的负离子聚合第62-65页
第四章 结论第65-66页
参考文献第66-73页
致谢第73-74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第74页

论文共74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完善我国人民陪审制度的思考
下一篇:第四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跨层设计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