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绪论 | 第1-10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2 项目背景 | 第9-10页 |
第二章 SIP协议发展 | 第10-26页 |
2.1 SIP协议概述 | 第10-12页 |
2.1.1 SIP的基本概念 | 第10页 |
2.1.2 SIP的特点 | 第10-11页 |
2.1.3 SIP的主要功能 | 第11-12页 |
2.2 SIP与H.323的比较 | 第12-13页 |
2.3 SIP协议结构框架 | 第13页 |
2.4 基于SIP的网络结构 | 第13-15页 |
2.5 SIP消息 | 第15-23页 |
2.5.1 SIP消息的通用格式 | 第15-18页 |
2.5.2 SIP URL结构 | 第18-20页 |
2.5.3 SIP请求消息 | 第20-22页 |
2.5.3.1 SIP请求消息格式 | 第20页 |
2.5.3.2 SIP请求方法(Method) | 第20-22页 |
2.5.4 SIP响应消息 | 第22-23页 |
2.5.4.1 状态码Status-Code和描述性短语Reason-Phrases | 第22-23页 |
2.6 SIP会话控制 | 第23-26页 |
2.6.1 三种SIP呼叫模式:直接呼叫、重定向呼叫和代理呼叫 | 第23-26页 |
2.6.1.1 直接呼叫 | 第23-25页 |
2.6.1.2 代理呼叫 | 第25-26页 |
2.6.1.3 重定向呼叫 | 第26页 |
第三章 P2P技术发展 | 第26-34页 |
3.1 P2P技术背景 | 第26-27页 |
3.2 P2P技术特性 | 第27-29页 |
3.2.1 P2P关键技术 | 第27-28页 |
3.2.2 P2P技术与现有互联网技术比较 | 第28-29页 |
3.2.3 P2P技术特点 | 第29页 |
3.3 P2P的三种形式 | 第29-32页 |
3.3.1 纯P2P网络 | 第30页 |
3.3.2 集中目录式P2P网络 | 第30-31页 |
3.3.3 混合式P2P网络模型 | 第31-32页 |
3.4 P2P的研究及应用情况 | 第32-34页 |
第四章 P2P SIP技术研究 | 第34-40页 |
4.1 P2P的DHT模型 | 第34-37页 |
4.1.1 静态模型 | 第35-36页 |
4.1.2 动态DHT | 第36页 |
4.1.3 存储(put(key,value)) | 第36-37页 |
4.1.4 查询(get(key)) | 第37页 |
4.2 CHORD研究 | 第37-40页 |
4.2.1 简单DHT模型的不足 | 第37页 |
4.2.2 Chord模型 | 第37-39页 |
4.2.3 Chord的定位算法 | 第39页 |
4.2.4 Chord路由表的维护 | 第39-40页 |
4.2.4.1 自动填写N的路由表 | 第40页 |
4.2.4.2 更新那些路由表中应加入N的节点的路由表 | 第40页 |
第五章 P2P SIP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研究 | 第40-61页 |
5.1 P2P SIP结构在注册和资源定位方面的应用研究 | 第40-60页 |
5.1.1 P2P SIP系统节点的研究 | 第40-41页 |
5.1.2 P2P SIP系统的消息研究 | 第41-44页 |
5.1.2.1 节点注册 | 第41页 |
5.1.2.2 用户注册 | 第41-42页 |
5.1.2.3 会话建立 | 第42页 |
5.1.2.4 消息的语法 | 第42-43页 |
5.1.2.5 P2P SIP系统的URI | 第43-44页 |
5.1.3 P2P SIP系统的节点操作分析 | 第44-60页 |
5.1.3.1 开启一个新的网络 | 第44页 |
5.1.3.2 启动节点 | 第44-45页 |
5.1.3.3 节点注册 | 第45-48页 |
5.1.3.3.1 构造节点的注册消息 | 第45-46页 |
5.1.3.3.2 处理节点的注册消息 | 第46-48页 |
5.1.3.4 资源定位 | 第48-54页 |
5.1.3.4.1 构成节点寻找消息 | 第48-49页 |
5.1.3.4.2 处理节点寻找消息 | 第49页 |
5.1.3.4.3 新加入网络的节点的路由表的形成 | 第49页 |
5.1.3.4.4 传递用户的注册 | 第49-50页 |
5.1.3.4.5 结点自主离开网络 | 第50页 |
5.1.3.4.6 定期的更新操作 | 第50页 |
5.1.3.4.7 处理失败的请求 | 第50页 |
5.1.3.4.8 节点的瘫痪 | 第50页 |
5.1.3.4.9 用户注册的具体流程 | 第50-54页 |
5.1.3.5 用户的操作 | 第54-60页 |
5.1.3.5.1 用户注册 | 第54-55页 |
5.1.3.5.2 刷新用户注册 | 第55页 |
5.1.3.5.3 取消用户注册 | 第55页 |
5.1.3.5.4 用户注册的寻找 | 第55页 |
5.1.3.5.5 会话建立 | 第55-56页 |
5.1.3.5.6 用户注册的具体消息流程 | 第56-58页 |
5.1.3.5.7 会话建立的具体流程 | 第58-60页 |
5.2 P2P SIP系统的其他方面的应用研究 | 第60-61页 |
5.3 P2P SIP系统存在的一些问题 | 第61页 |
5.3.1 安全 | 第61页 |
5.3.2 呼叫建立的时延 | 第61页 |
5.3.3 SIP URI命名的冲突问题 | 第61页 |
第六章 结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5页 |
致谢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