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中国政治论文--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论文--中国革命的特殊问题论文

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研究(1979—2005)

内容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3页
导论第13-35页
 一、问题的提出第13-15页
 二、选题的意义第15-17页
 三、研究对象第17-22页
  (一) 本文中几个重要概念的诠释第17-20页
  (二) 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的内容及与“一国两制”的关系第20-22页
 四、本课题研究现状第22-32页
 五、论文研究方法、框架及学术创新第32-35页
  (一) 研究方法第32页
  (二) 论文基本框架和学术创新第32-35页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的酝酿与台商的出现(1979-1988)第35-54页
 一、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酝酿的时代背景第36-40页
  (一) 处理好经济建设与台湾问题的关系第38-39页
  (二) 中国经济建设需要台湾资本第39-40页
 二、《告台湾同胞书》与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的萌芽第40-47页
  (一) 历史的坐标——《告台湾同胞书》第40-42页
  (二) 欢迎台湾资本家来,让他们有利可图第42-45页
  (三) 台商在中国大陆的显现第45-47页
 三、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的酝酿与探索第47-52页
  (一) 颁发吸引外商到中国投资的优惠政策第47-48页
  (二) 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第48-51页
  (三) 台商特别优惠办法的颁布第51-52页
 三、小结第52-54页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的提出及台商企业的初步发展(1988.7-1992.2)第54-83页
 一、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的提出第54-67页
  (一) 台湾当局大陆政策的变动第55-57页
  (二) 《国务院关于鼓励台湾同胞投资的规定》的颁布第57-60页
  (三) 一批相关政策法规相继出台第60-61页
  (四) 从政治和战略高度认识台商工作的重要性第61-66页
  (五) 几点思考第66-67页
 二、台商投资大陆此其时也第67-75页
  (一) 大陆“探亲热”引发台商到大陆的投资第68-69页
  (二) 台湾当局有限度地开放第69-70页
  (三) 台商在中国大陆投资情况第70-72页
  (四) 以厦门为例第72-75页
 三、邓小平导演“王永庆震撼”第75-81页
  (一) 王永庆的“一条不归路”第76-77页
  (二) “海沧投资计划”第77-78页
  (三) “王永庆震撼”在台湾引发的争论第78-81页
 四、小结第81-83页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的初步确立及台商企业的深入发展(1992.2-1994.12)第83-108页
 一、南方谈话与台商资本的剧烈扩张第83-89页
  (一) 台商到大陆投资出现新高潮第83-88页
  (二) 为开拓大陆市场在香港上市的台商公司第88-89页
 二、台湾当局“寓禁于导”的政策第89-94页
  (一) 《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的通过第89-92页
  (二) “南向政策”的出笼第92-94页
 三、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的初步确立第94-106页
  (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湾同胞投资保护法》的制定第94-102页
  (二) 两岸经济关系的总方针和工作重点第102-106页
 四小结第106-108页
第四章 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的完善与两岸经济互补互利局面的形成(1995.1-2001.12)第108-154页
 一、新思想、新论断、新政策第108-112页
  (一) 八项主张对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的发展第109-111页
  (二) 八项主张对两岸经济的指导作用第111-112页
 二、两岸关系发生逆转第112-118页
  (一) 李登辉访美对台商企业发展的影响第112-114页
  (二) “戒急用忍”政策对台商的限制第114-118页
 三、长期执行鼓励台商投资的政策第118-135页
  (一) “不以政治分歧去影响、干扰两岸经济合作”第118-121页
  (二) “不论在什么情况下,我们都将切实维护台商的一切正当权益。”第121-129页
  (三) 国务院部委及地方法规的颁布第129-135页
 四、两岸互补互利的局面正初步形成第135-152页
  (一) 台商到大陆投资更趋合理第136-137页
  (二) 高科技产业竞相“登陆”第137-139页
  (三) 台商投资祖国大陆效益明显第139页
  (四) 台商企业在各地方投资概况第139-151页
  (五) 世纪之初台商投资大陆格局的新变化第151-152页
 五、小结第152-154页
第五章 开创两岸经济合作的新局面(2001.12-2005.12)第154-185页
 一、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台商投资大陆的影响第154-156页
  (一) 商品市场的开放有利于台商企业的发展第154-155页
  (二) 投资领域的开放有助于台商资本的自由流动第155页
  (三) 投资环境的改善会促进台商企业的成长第155-156页
 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台商投资大陆的趋势第156-158页
  (一) 投资领域由以传统产业为主发展到以信息产业为主第156-157页
  (二) 逐步实现了从中小企业为主过渡到大企业为主的转变第157页
  (三) 台商投资地区由南向北转移第157-158页
 三、“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与“积极开放,有效管理”第158-165页
  (一) “经济发展咨询委员会”第158-159页
  (二) “经发会”对两岸经贸做出的决议第159-160页
  (三) “积极开放,有效管理”执行计划第160-165页
 四、“共同把我们的家园维护好、建设好、发展好。”第165-175页
  (一) “两岸关系正处在历史发展的关键点上”第166-170页
  (二) 开创两岸经济合作新局面的重要举措第170-175页
 五、两岸经济交往的历史是两岸经济发展双赢的历史第175-183页
  (一) 台商大陆投资对台湾的贡献第175-179页
  (二) “大陆建设取得的成就,也包含着台湾同胞的重要贡献。”第179-183页
  (三) 两岸贸易相互依存迅速加强第183页
 六、小结第183-185页
第六章 历史经验及存在问题的思考第185-202页
 一、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的经验第185-193页
  (一) 一个中国原则是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的基石第186-190页
  (二) 尊重市场经济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的基本原则第190-191页
  (三) 台商投资大陆的过程是祖国大陆对其政策优惠的过程第191-192页
  (四) 排除政治分歧及干扰是台商投资大陆的有效保障第192-193页
 二、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思考第193-202页
  (一) 中国共产党台商政策存在的问题第193-196页
  (二) 进一步完善台商政策的若干思考第196-202页
主要参考文献第202-213页
后记第213页

论文共2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当代中国政府责任问题研究
下一篇:新形势下党的群众工作理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