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法官释明权

引言第1-10页
一、法官释明权概述第10-19页
 (一) 法官释明权的含义及发展第10-12页
 (二) 法官释明权的功能第12-14页
  1、法官释明权有利于实现社会正义第12-13页
  2、法官释明权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第13-14页
  3、法官释明权能避免使当事人遭受突袭第14页
 (三) 法官释明权存在的必要基础第14-19页
  1、辩论主义第15-17页
  2、处分主义第17-19页
二、法官释明权与民事诉讼模式第19-26页
 (一) 民事诉讼模式的分类第19-20页
 (二) 不同民事诉讼模式中的法官释明权第20-26页
  1、大陆型当事人主义模式与法官释明权第20-21页
  2、英美型当事人主义模式与法官释明权第21-23页
  3、职权主义模式与法官释明权第23-26页
三、我国民事诉讼中确立法官释明权的必要性第26-30页
 (一) 司法实践存在对法官释明权的客观要求第26-28页
 (二) 确立法官释明权是民事诉讼发展的必然趋势第28-30页
四、我国民事诉讼中法官释明权的建构第30-37页
 (一) 法官释明权行使的原则第30-31页
  1、保障双方平等原则第30-31页
  2、公开透明原则第31页
 (二) 法官释明权行使的阶段及内容第31-34页
  1、起诉和受理阶段法官释明权的行使第31-32页
  2、审前准备阶段法官释明权的行使第32-33页
  3、审理阶段法官释明权的行使第33-34页
 (三) 法官释明权行使不当的救济第34-37页
五、法官释明权行使的制度保障第37-41页
 (一) 法官地位的独立第37-38页
 (二) 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建立第38-39页
 (三) 法官素质的提高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资料第42-46页
后记第46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Y2-xErxMo4O15与Y2-xSmxW3O12系列复合氧化物材料的合成、结构表征和负热膨胀性能研究
下一篇:四川凉山彝族服饰文化研究